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322章 康王赵构(第2页)

然而,命运弄人。

他依稀记得,宣和二年,他首次驾驭“沧澜舸”欲探索海外时,似乎确有一位年轻亲王试图接近,赠仪仗,示好意。但彼时他心系番薯、玉米、土豆等救荒作物,满腔热忱皆在万里海疆与未知大陆,对汴梁城中皇子亲王们的示好笼络,只觉是无关紧要的枝节,敷衍过后便抛之脑后。

此后,靖康骤变,他力挽狂澜,封王拜相,权倾朝野,继而推行新政,触及利益,被明升暗降,大权旁落,直至最终决裂,炮火相向,被迫远遁海外…这一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他几乎从未再分神想起过那位早已就藩、在江南似乎并无太大作为的康王。

岂料,最终在这国门之外、荒岛破庙之中,等待着他的,竟还是这位…他本想彻底避开的历史人物。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打断了陈太初的思绪。

张猛带着一身海雾踏入破殿,低声道:“王爷,康王的船,到了。”

陈太初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并无褶皱的衣袍,目光恢复了一贯的沉静深邃。他步出破殿,来到庙前那片杂草丛生的空地。

浓雾中,一艘中等规模的官船正缓缓靠拢,船板放下,一行人踏着湿滑的礁石走来。为首一人,身着亲王常服,外罩一件御寒的锦缎披风,面容与赵桓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清瘦精明,眉宇间少了些阴鸷疯狂,多了几分刻意收敛的沉稳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正是康王赵构。

他快步上前,隔着数步便拱手施礼,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与敬重:“小王赵构,见过秦王殿下!殿下安然南来,实乃万幸!小王闻讯,日夜兼程,特来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