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325章 战后汴梁

靖康十一年四月朔,汴梁,紫宸殿。

 铅灰色的天光透过高阔的窗棂,勉强照亮了殿内肃穆却压抑的氛围。硫磺烟云虽淡去些许,但空气中依旧残留着焦糊与血腥的混合气味,如同这场兵燹后首次大朝会挥之不去的背景底色。丹墀之下,文武百官分列,许多人脸上犹带惊魂未定之色,袍服之下或许还藏着逃离时的仓皇。龙椅之上,赵桓虽竭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仪,但那身明黄龙袍与十二旒冕旒,也难掩其眉宇间的疲惫与一丝尚未完全散去的、虚张声势的亢奋。

 首先出列的是开封府尹,他手捧笏板,声音沉痛,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禀报着初步核验的损失:

 “启奏陛下,经臣等连日查验,此次…此次兵灾,汴梁外城损毁尤为惨重。民居、商铺焚毁坍塌者,十有四五;御街、里坊多处崩裂,沟渠壅塞;运河码头亦有损毁…明面可见之损失,初步估算…已达五百万贯之巨…”他顿了顿,喉结滚动,声音更低,“然…此仅为屋舍、货物、公产之直接损毁…若算上百姓流离、商贸停滞、百业凋敝之间接损耗,以及…以及后续赈济、修缮之巨额花费…实际所耗,恐…恐不下两千万贯…”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许多官员脸色发白。这个数字,如同一座巨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知情者心头。

 紧接着,新任的工部侍郎几乎是哭着禀报:“陛下!工部…工部几近全毁啊!‘天工院’匠作坊、物料库、试验场…皆毁于炮火!积攒多年的图纸、数据、精密器械…付之一炬!更有…无数熟练大匠随逆…随陈太初远遁!若要重建…连工带料,没有一千万贯,绝难恢复旧观!且…时日漫长!”

 一种荒谬而悲凉的气氛在殿中弥漫。靖康元年,金兵铁蹄未能彻底摧毁的汴梁根基,如今,竟被自家人的炮火,几乎轰成了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