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329章 陈家别院

靖康十一年四月,流求,台北城郊,陈府别院。

这处宅邸虽不及汴梁秦王府的恢弘气派,却依山傍海,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糅合了中原建筑的典雅与海岛风情的疏朗。本是陈太初早年置下的一处静养之所,如今却成了整个陈家乃至其庞大势力集团临时的避难所与决策中枢。

海风带着暖湿的气息拂过庭院,吹动芭蕉叶沙沙作响,却吹不散弥漫在宅院各处那浓得化不开的忧虑与悲凄。

正堂东厢,陈守拙须发似乎更白了几分,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只早已凉透的建盏,望着窗外陌生的海岛景致,发出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那叹息里,饱含着背井离乡的茫然、毕生心血可能付诸东流的恐惧,以及对汴梁那座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府邸、那些带不走的藏书古玩的深深眷恋。

“唉…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如今竟要栖身这海外荒岛…我这把老骨头,死了都无颜去见陈家的列祖列宗啊…”

刘氏坐在一旁,虽也是满面愁容,眼神却比丈夫更为坚韧。她轻轻按住陈守拙颤抖的手,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镇定:“老头子,莫说这些丧气话。只要人在,根就在。元晦不是寻常人,他既然带我们出来,必定有他的道理。汴梁是繁华,可那繁华底下藏着多少刀光剑影?如今虽在海外,至少一家人齐齐整整,不必再提心吊胆。这比什么都强。”

另一处更为精致的院落里,气氛则更为压抑。赵明玉独坐窗前,昔日神采飞扬的丹凤眼此刻红肿不堪,怔怔地望着北方,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被硫磺烟云笼罩的帝都。泪水无声地滑过她苍白的面颊,滴落在绣着缠枝莲的衣襟上,洇开一片深色的湿痕。

“忠和…我的儿…”她声音哽咽,几乎无法成言,“他还那么年轻…就被留在那龙潭虎穴…如今京城那般光景,他…他…”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的心脏,让她呼吸困难。作为母亲,她宁愿自己身陷囹圄,也不愿儿子独自面对那未知的危险。作为王妃,她更清楚政治斗争的残酷,儿子作为陈太初的长子,此刻就是最好的人质与靶子。

整个陈府别院,从上到下,都笼罩在这种低沉不安的氛围中。从最初得知要撤离汴梁的震惊与抗拒,到一路颠簸浮海的惶恐,再到如今落脚这陌生之地的茫然,巨大的落差与对未来的不确定,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仆役们行走做事都小心翼翼,不敢高声语,唯恐触怒了心事重重的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