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肃杀的汴梁城(第2页)
简单说,便是专门用来对付那些敢于非议朝政、怀念“旧日”、甚至只是私下谈论“金山”、“南洋”、“陈王爷”相关话题的人。
一旦被“请”入诏狱,便意味着基本丧失了所有律法保障。
没有审讯记录,没有定罪流程,没有探视可能。等待他们的,是皇城司秘而不宣的各种酷刑与无尽的黑暗。
每日深夜,都有蒙着黑布的囚车悄无声息地驶入驶出,带来新的“犯人”,或运走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尸首”。
诏狱的存在,如同一块巨大的、滴着血的乌云,死死压在汴梁城百万生灵的心头,让所有人噤若寒蝉,不敢妄言,不敢妄动。
诏狱最深处,一间特殊的囚室。
这里比外面普通的牢房稍显“干净”,没有污水横流,也没有拥挤的囚犯,甚至有一张简陋的木床和一张小桌。
但这里的寂静,却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窒息。
四壁是厚重无比的石墙,隔绝了外界一切声音,唯有头顶一方极小极小的气窗,偶尔漏下几缕微弱的天光,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陈年血垢、霉烂稻草以及一种冷彻骨髓的孤寂混合而成的怪味。
陈忠和一身素色囚衣,洗得发白,却依旧平整。他静静坐在床沿,背脊挺得笔直,目光沉静地望着对面石壁上那一道深刻的、不知是何人留下的绝望抓痕。年轻的脸庞清瘦了许多,下巴冒出了青色的胡茬,但那双酷似其父的眼睛里,却没有太多恐惧,反而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郁与…洞悉。
他被关在这里,已经数月。从最初得知父亲与朝廷决裂、全家远遁时的震惊与茫然,到后来被秘密转移至此的孤立无援,再到如今日复一日的寂静等待…他早已明白自己的处境——一个最重要的人质,一个牵动天下局势的筹码。
门外铁链哗啦作响,厚重的铁门被推开一条缝隙。
一名面无表情的皇城司狱卒将一份简陋的饭食——一碗不见油星的菜汤,两个硬如石块的粗面馍——放在门口地上,随即迅速关门落锁,整个过程沉默而迅速,仿佛不愿在此多停留一刻。
陈忠和缓缓起身,走过去端起饭食,默默食用。
动作不疾不徐,保持着一种近乎苛刻的整洁与从容。
他知道,在这幽暗的深渊里,保持冷静与尊严,或许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紫宸殿暖阁。
龙涎香依旧浓郁,却压不住一股焦躁不安的气息。
赵桓枯瘦的身躯裹在明黄龙袍里,在御案后来回踱步,如同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病虎。他脚下,散落着几份被揉皱的奏章。
秦桧垂手躬身立在下方,声音一如既往的阴柔而带着蛊惑:“陛下!陈忠和乃逆臣陈太初之嫡长子,其父悖逆狂狷,罪不容诛!此子留于京师,便是祸根!如今逆陈海外坐大,其旧党心怀叵测,民间暗流涌动,皆因对此子心存妄念!唯有将其明正典刑,传首四海,方能彻底断绝那些乱臣贼子的痴心妄想!彰显陛下肃清逆党的决心!如此,则内外震慑,宵小屏息,江山方可稳固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