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

第337章 暗杀(第2页)

 

陈忠和闻声迎出,见到岳飞,并无丝毫讶异,只是平静地拱手为礼:“岳帅,别来无恙。”语气平和,仿佛只是见到一位久违的故交长辈。

 

岳飞看着他,目光在他清瘦却挺直的身姿、平静无波的面容上停留良久,喉结微动,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化作一声沉沉的叹息:“…出来就好。身子…可还撑得住?”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有劳岳帅挂心,还好。”陈忠和侧身,“岳帅请进。”

 

院内枣树下,两人对坐。老仆奉上粗瓷茶碗,茶水是普通的炒青,滋味苦涩。岳雷侍立一旁,眼神在父亲与挚友之间悄悄逡巡,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岳飞端起茶碗,却未饮,目光低垂,望着碗中沉浮的茶叶,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沉重如同背负着千钧巨石:“…当日…宫门前…岳某…未能…”他似乎难以启齿,话语哽在喉中。那日陈太初与朝廷决裂,他最终选择了“忠君”,率军陈兵城外,这份抉择,如同烙印,日夜灼烧着他的内心。

 

陈忠和却轻轻打断了他,声音依旧平静:“岳帅不必多言。家父离京前,曾留有话。”他抬起眼,目光清澈,直视岳飞那双充满挣扎与痛楚的眼睛,“家父说,鹏举之择,是择其心中之道,而非负我陈家。他…从未怨过岳帅。困住岳帅的,从来不是家父,而是岳帅自己心中的‘忠义’二字。”

 

岳飞浑身猛地一震,握着茶碗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他抬起头,眼中血丝弥漫,震惊、愧疚、痛苦、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解脱感交织翻涌,竟一时语塞!


陈忠和看着他,继续道:“家父还言,精忠报国,其心可嘉。然‘国’非一人之私产,‘忠’亦非盲从之愚行。望岳帅…终有一日,能真正明白,何为‘报国’。”

 

话语如钟,撞击在岳飞的心头。他久久无言,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院落中回荡。最终,他缓缓放下茶碗,站起身,对着陈忠和,深深一揖!这一揖,并非君臣之礼,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敬重与…承诺。

 

“…保重。”岳飞声音嘶哑,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在冬日阳光下,依旧挺拔如松,却仿佛卸下了某种无形的、过于沉重的枷锁。

 

岳雷看着父亲离去,又看看神色平静的陈忠和,眼中充满了敬佩与复杂。

 

然而,陈忠和的获释,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暗流汹涌的深潭,激起的远不止是涟漪。

 

宰相府,密室之内。烛光将秦桧那张瘦削阴鸷的脸映照得半明半暗。他手中捏着一份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惊惧与狠戾。

 

“放了…竟然放了?!”他声音尖利,几乎失控,“陛下这是要做什么?!要向陈太初摇尾乞怜吗?!他若回来…还有我等的活路吗?!还有陛下的龙椅吗?!糊涂!糊涂啊!”

 

他猛地将密报揉碎,在室内焦躁地踱步:“不行!绝不能让他们父子联手!绝不能让他们有和解的机会!陈忠和…必须死!只有他死了,陈太初才会彻底疯狂,与赵桓不死不休!对!只有这样…我才安全!我们…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