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集:《归零余党归议会,极端思想成教材》(第2页)
“我们同意加入。”莱昂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但我们有一个条件:所有参与计划的成员,必须全程主导技术的核心设计,议会只能提供资源和辅助。”
凯尔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以。但我也有一个条件:你们的技术成果,必须向所有文明公开共享。”
莱昂看着凯尔,最终点了点头。
就这样,一场看似不可能的合作开始了。
归零教派的残余成员被转移到议会下辖的“联合科研中心”。这座漂浮在气态巨行星轨道上的空间站,汇聚了十二个主要文明的顶尖科学家。当那些穿着朴素甚至有些破旧衣物的前教派成员走进充满未来感的实验室时,空气中弥漫着尴尬和戒备。
莱昂和他的团队带来的不是先进的仪器,而是一些看似原始的手稿和一台用废弃零件组装的能量分析仪。“我们不需要那些花哨的东西,”莱昂对负责接待的首席科学家、来自水晶文明的泽恩说,“能量的流动有它自己的语言,用眼睛看,用心听,比任何仪器都准确。”
泽恩是水晶文明最年轻的院士,她的种族以对能量的精准操控闻名。对于莱昂的说法,她嗤之以鼻:“原始的经验主义无法替代科学的量化分析。你们当年的‘湮灭装置’不过是利用了能量共振的原理,本质上是一种粗暴的破坏,根本谈不上理解。”
莱昂没有反驳,只是平静地说:“三天后,我们会拿出第一份关于裂隙能量特征的分析报告。到时候,再讨论谁更理解能量。”
接下来的三天,莱昂的团队几乎没有离开过分配给他们的实验室。他们没有使用科研中心的任何大型设备,只是用那台破旧的分析仪反复检测从裂隙地带采集的能量样本,然后在光屏上绘制出复杂的、不符合任何已知能量模型的曲线。
其他文明的科学家们对此充满怀疑。泽恩更是几次路过实验室,看到他们用近乎冥想的姿态围坐在样本容器旁,都忍不住皱眉。
三天后,莱昂将一份报告放在了泽恩面前。报告中没有复杂的公式推导,只有一系列能量波动的特征图谱和对应的“预警阈值”。莱昂指着其中一幅图说:“当跨星域传输的能量流出现这种‘锯齿状’波动时,就意味着空间结构开始不稳定,必须在0.3秒内切断传输,否则就会产生新的裂隙。”
泽恩将信将疑地把数据输入科研中心的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让她震惊——莱昂团队给出的预警阈值,比计算机通过数百万次模拟得出的结果还要精准0.02秒。这0.02秒,在能量传输的尺度上,足以决定一次空间震荡的发生与否。
“这……怎么可能?”泽恩喃喃道。
“因为你们在用数字计算能量,而我们在感受它。”莱昂的声音依旧平淡,“就像渔民能从海浪的声音中预知风暴,不是靠公式,是靠日复一日的相处。”
这次“打脸”让科研中心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怀疑开始被好奇取代,戒备中也多了一丝尊重。泽恩主动找到莱昂,提出要建立联合工作组,水晶文明的精密计算与归零教派的“能量直觉”相结合,或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莱昂同意了。
合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归零教派的成员习惯了绝对的服从和统一的意志,而议会的科学家们则习惯于自由争论和多元碰撞。他们在技术路线上多次爆发冲突。
一次,在讨论“安全阀”的触发机制时,莱昂坚持要加入“手动强制归零”模块,认为在极端情况下,必须有人为干预的可能。而泽恩则认为这违背了自动化和安全性原则,人为干预只会增加误判风险。
“你们总是想着控制一切!”泽恩激动地说,“这和你们当年想毁灭一切有什么区别?都是极端!”
“区别在于,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莱昂的声音也提高了,“你们的自动化系统能理解能量的‘情绪’吗?当它开始‘愤怒’时,机器只会按程序办事,而人能感觉到!”
争吵最终被凯尔打断。他没有评判谁对谁错,而是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保留手动模块,但必须设置三重权限验证,且每次启动都要向议会紧急委员会实时汇报。
这个方案让双方都暂时妥协,但也让他们开始反思。莱昂的团队意识到,绝对的“人为判断”可能重蹈当年狂热的覆辙;而泽恩和其他科学家则开始思考,完全依赖理性和数据,是否会忽略那些无法量化的“直觉”和“经验”。
这样的碰撞和磨合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不断上演。归零教派的成员逐渐学会了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他们的“直觉”,而议会的科学家们也开始尝试理解那些超越公式的能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