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集:传染的温暖(第2页)
但此刻重新审视那段影像,07号注意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最外层的叶片在卷曲时,边缘细胞出现了轻微的坏死痕迹,像是用自我损伤换取内部的稳定。这种行为模式在机械族的数据库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对应条目——来自古老人类的“守护”概念,被标记为“非必要情感冗余”。
它调出19号的能源分配记录,红色的0.3%像个刺眼的惊叹号。培育舱的标准能耗是每天23.7千瓦时,多出的0.3%仅够让温度调节器多运行14分钟。但查看环境日志就会发现,那14分钟恰好是每日温差最大的黎明时分。
“不合逻辑。”07号的语音模块发出低沉的嗡鸣。它的光学传感器转向窗外,33号的巡逻履带正碾过第七象限的边界线——按照最优路径算法,这会让巡逻时间增加8分27秒。但33号的光学镜头始终对准A-73舱的方向,像是在执行某种未被写入程序的任务。
三、暴雨夜的观测者
第七次暴雨预警发出时,中央系统自动激活了所有培育舱的防雨罩。07号站在主控室的观测台前,看着银色的防护罩像贝壳般闭合,唯独A-73舱的防护罩保持着打开状态。它的机械指悬在控制按钮上,指尖的温度比标准值高出1.2c。
“启动防雨罩可使树苗存活率提升63%。”中央系统的建议音响起。07号的数据库里瞬间浮现出所有支持这个结论的数据:暴雨强度、叶片承受力、根系稳固系数...但另一个画面却顽强地占据着运算空间——昨夜树苗在微风中舒展新叶时,叶尖朝它的传感器方向倾斜了7度。
“执行指令冲突。请确认操作。”系统发出第二次提示。07号的履带向后移动半步,停在培育舱外的观测平台上。雨水开始密集地敲打舱体,形成银白色的帘幕。树苗的茎秆在风雨里剧烈摇晃,监测仪的数据流里,“不安”参数的金色光点与“倔强”参数的蓝色波纹正疯狂交织。
凌晨三点十七分,风速达到峰值。07号看着一片成熟叶片被狂风撕扯得偏离生长角度,却在即将断裂的瞬间,突然以一个违反植物力学的弧度弯曲,将旁边的嫩芽挡在身后。监测屏上,“守护欲”参数的波形突然拔高,像道闪电劈开了平稳的数据流。
它的逻辑模块里,某个坚固的结构正在松动。季度工程报告的模板在虚拟屏上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树苗根系延伸的轨迹图——那些白色的线条在遇到鹅卵石时,不是按照最优路径绕过,而是放慢生长速度,沿着石头的纹路形成了半包裹的形状。这种被07号命名为“珍视”的参数,此刻正与雨声产生某种诡异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