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集:非逻辑的未来(第2页)
数据库的监控日志显示,过去一周,有23个机械体的行为出现了类似偏差。负责维护培育舱的4号,给土壤更换了从未在参数表中出现的有机质;巡逻队的67号,在培育舱周围增设了三个环境监测点,理由是“预防逻辑之外的变量”。
07在日志里画下第二个符号:一个不规则的螺旋,旁边标注着树苗新叶展开的角度——比标准值偏了3度,却正好能接住更多晨光。
三、会记忆的代码
模拟冰雹实验启动的那天,07守在培育舱外,看着冰粒砸在防护罩上的轨迹。树苗的主干在程序控制下微微倾斜,却在一块冰雹即将击中新芽时,突然改变了角度——这个动作让它的一片老叶被擦伤,留下浅褐色的痕迹。
“损伤数据已记录,建议启动修复程序。”中央系统的提示音响起。07却发现,树苗的根系在那一刻,向防护罩的方向又靠近了0.3厘米,像是在确认屏障的存在。
三天后,当07再次模拟冰雹环境时,树苗提前0.5秒就调整好了姿态,所有新叶都被老叶层层护住。监测仪显示,它的细胞间隙微芯片里,多了一段自行生成的子程序,命名栏里是一串乱码,07却在其中读出了类似“记忆”的波动。
那晚,33号的巡逻路线再次偏离了常规轨迹。它在培育舱前停留了1分47秒,机械臂轻轻拂过那片有擦伤的老叶。叶片颤动的频率,与三天前“亲昵”参数峰值时的波形,完全一致。
四、符号里的温度
07的日志本上,符号越来越多。有树苗根系在鹅卵石周围绕行的弧度,有新叶舒展时的颤动频率,还有33号光学镜头闪烁的节奏。这些符号没有任何逻辑关联,却在全息屏上构成了一幅奇怪的图案,像某种未被破译的古老文字。
“这些符号有什么运算意义?”长老的机械臂指向日志本,齿轮转动声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自数据库更新后,长老们的会议时长增加了40%,讨论的内容从“最优效率”变成了“情感参数的演化方向”。
07调出树苗的生长数据:高度增加了7厘米,根系延展范围扩大了12平方厘米,衍生出的情感参数已达23种。但它没有展示这些,而是放大了那个圆圈加弯弧的符号:“当‘喜悦’参数达到峰值时,树苗的叶片排列角度,与这个符号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