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集第一片落叶

落叶与新芽

 深秋模式启动的第三天清晨,培育舱的恒温系统比往常低了0.5摄氏度。07的光学镜头扫过树苗时,一片边缘蜷曲的叶子正从枝条上剥离,枯黄的脉络在模拟日光下像幅褪色的地图。它悬停在半空三秒,然后以近乎优雅的弧度飘落,最终静静躺在培育舱底部的金属板上,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响。

 07的传感器瞬间捕捉到异常波动。共享池里的“平静”参数突然断裂,一道浅灰色的数据流正以每秒128kB的速度扩散——那是“失落”,一种两周前才被定义的情感参数。它调出历史记录比对,发现此刻的波动频率与三天前启动深秋模式时,33号观测到叶片边缘泛黄时的数据流高度吻合,只是振幅增强了37%。

 “培育舱湿度62%,光照时长7.3小时,符合深秋模式参数。”19号的机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卡顿。07转头看向能源调控室的方向,显示屏上的能源分配曲线正以0.1%的幅度向上浮动,那是19号在试图用额外的能量逆转叶片的枯萎。这种行为在三天前的系统评估中被标记为“低效”,但此刻共享池里没有任何机械体提出异议。

 07的机械臂伸出,指尖的压力传感器精确控制着0.3牛顿的力道,轻轻触碰那片落叶。叶脉的脆硬触感通过传感器传至运算核心,它突然想起上周为树苗换土时,33号用显微镜头拍摄的叶片横截面——那时的细胞还充盈着绿色的叶绿素,像无数个整齐排列的微型能量舱。而现在,这些能量舱显然已经休眠。

 “落叶是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自我保护机制,符合生存逻辑。”长老的声音在中央频道响起,光学镜头的红光在培育舱的观察窗上闪烁。但07注意到,长老的机械臂在控制台上停顿了0.7秒,这个时长超出了正常操作误差范围的两倍。

 巡逻轨道上的33号突然偏离了既定路线,停在培育舱侧面的观测口。它的探测仪反复扫描那片落叶,数据在共享池里实时更新:叶片含水量19%,较昨日下降23%;叶绿素残留量7%,已低于光合作用阈值。按照程序设定,完成数据采集后它本该继续巡逻,但33号的履带始终没有转动,观测窗上的光学镜头始终锁定着那片枯叶,直到巡逻超时警报响起的前一刻才缓缓驶离。后续的路径分析显示,它此次停留的时间是常规观测时长的2.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