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集:记忆的载体

窗台上的春天

 林小满第17次看手机时,屏幕上的步数停留在237。她把脸贴在冰凉的玻璃上,看着楼下被警戒线围起来的小广场——三天前,那里还有跳广场舞的大妈和追泡泡的小孩,现在只剩被风吹得打转的塑料袋。

 “又在数蚂蚁?”室友周棠抱着笔记本从房间出来,下巴上还沾着薯片渣。她的步数比林小满多些,512,来自往返厨房和卧室的折返跑。

 林小满没回头。窗台上的多肉植物歪着脖子,最外层的叶子皱巴巴的,像她三天没洗的头发。“你说那棵玉兰会不会开花?”她指着小区门口的树,光秃秃的枝桠上,几个鼓起的花苞被雨水打得发亮。

 周棠凑过来,眼镜片上沾着指纹:“上周路过还没动静呢。”她突然戳了戳林小满的后背,“哎,你这三天踏出家门超过三米吗?”

 林小满的指尖在玻璃上划出一道水痕。其实是有的,昨天社区送物资时,她抢着去门口拿,穿着睡衣站在楼道里,听见隔壁奶奶跟志愿者说“要两盒牛奶,小孙子想喝甜的”。那三十秒里,她闻到了楼道里消毒水和饭菜混合的味道,像小时候医院走廊的气息。

 “算吗?”她问。周棠已经转身去找零食,嘴里嘟囔着“反正健康码没变色”。

 一、玉兰与诗集

 晚上起了风,窗缝里钻进呜呜的声响。林小满翻出旧相册,在泛黄的照片里找到去年春天的自己——站在玉兰花树下,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手里举着半融化的冰淇淋。照片背面有日期,3月17日,那天她跑了三个书店,最后在街角的旧书摊淘到了绝版的《晚春诗集》。

 她把相册摊在膝盖上,指尖划过照片里的玉兰花瓣。去年此时,她刚换了工作,每天下班都会绕路经过那片玉兰林。有次下雨,她在树下捡了片被打湿的花瓣,夹进了刚买的诗集里。

 “在看什么?”周棠端着两碗泡面走过来,塑料碗底在茶几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她把其中一碗推到林小满面前,“社区群说明天要降温,可能要下冰雹。”

 林小满抬头时,泡面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她突然想起那本诗集,上次搬家时好像塞进了衣柜最底层的纸箱。“我去拿本书。”她起身时膝盖撞到茶几,发出闷响。

 衣柜深处积着薄薄的灰。林小满蹲在地上翻找,手指突然触到硬壳封面——是《晚春诗集》。她吹掉封面上的灰,翻开第一页,那片玉兰花瓣早已干枯成黄褐色,却依然保持着舒展的形状。

 “找到什么宝贝了?”周棠咬着泡面叉子凑过来,看见花瓣时挑了挑眉,“你这收藏癖真是没救了。”

 林小满没说话,翻到诗集的最后一页。那里有她去年写的字迹:“玉兰花开时,风里都是甜的。”字迹旁边,不知何时洇开了一小片水渍,像滴落在纸上的眼泪。

 窗外的风更紧了,雨点噼里啪啦打在玻璃上。林小满把诗集抱在怀里,突然很想知道,那棵小区门口的玉兰树,能不能熬过今晚的风雨。

 二、桃树与视频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妈妈发来的视频。林小满接起时,镜头正对着老家院子里的桃树,粉白的花瓣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碎雪。

 “你看这花,开得旺吧?”妈妈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镜头突然晃了晃,“你爸非要站在梯子上给树修剪枝桠,说这样结果更多,我看他是闲得慌。”

 林小满笑了笑,看见爸爸的半个身影从镜头里闪过,手里举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去年这个时候,她还在院子里帮爸爸扶梯子,被落下的花瓣迷了眼。

 “你们那栋楼没新增病例吧?”妈妈突然切换了话题,镜头对准自己布满皱纹的脸,“昨天你王阿姨说,她们小区有人翻墙出去买菜,被志愿者抓到了,你可别学那糊涂事。”

 “知道啦。”林小满点头,看见自己映在屏幕上的脸,眼圈有点红。她想说其实每天都有动,比如蹲在阳台数多肉的叶片,比如跟着周棠跳笨拙的健身操,比如夜里睡不着时绕着客厅走圈,数地砖的格子。

 “对了,”妈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转身拿起个小篮子,“你去年晒的笋干我给你装了一袋,等解封了让你表哥顺路带给你。还有你爱吃的梅干菜,你爸在地里种的,新鲜着呢。”

 林小满嗯了一声,说不出话来。她看着镜头里熟悉的院子,墙角的月季抽出了新芽,井台上还放着她小时候用的搪瓷杯,杯沿缺了个小口。

 挂了视频,周棠突然从背后冒出来,手里拿着两个口罩:“楼下说可以下楼扔垃圾了,顺便——”她晃了晃手里的小喷壶,“给你的多肉接点雨水?”

 林小满摸了摸诗集里的玉兰花瓣,突然站起身:“走。”

 三、雨夜的台阶

 楼道里很安静,声控灯在她们下楼时亮起来,暖黄的光线下,墙上的通知栏贴满了打印纸,最新的一张写着“足不出户,静待花开”。

 林小满的拖鞋踩在台阶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她数着台阶,一阶,两阶,三阶……到五楼时,突然听见楼下传来咳嗽声。

 “是张奶奶吧?”周棠压低声音,指了指四楼的方向。张奶奶住在402,上周在社区群里说自己咳嗽,后来志愿者送来了药,说是普通感冒。

 她们放慢脚步,在四楼转角处看见402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微弱的灯光。林小满想起昨天拿物资时,张奶奶说小孙子想吃甜牛奶,突然觉得手里的垃圾袋沉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