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集:记忆的载体(第3页)

 林小满冲到窗边,看见小区门口的玉兰树开花了。淡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舒展,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有几个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站在树下,举着手机拍照。

 “开了。”林小满喃喃自语,眼睛有点湿润。她想起昨天那个裂开的花苞,想起志愿者说的“有灵性”,突然觉得心里某个地方变软了。

 周棠走过来,靠在她肩膀上:“真美啊。”她的声音有点哽咽,“等我健康码变绿了,我们去树下拍照吧。”

 “好。”林小满点头,拿起手机对着玉兰树拍照。照片里,花瓣上还带着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她把照片发到社区群里,很快有人回复:“春天真的来了。”

 六、邻居的牛奶

 中午时分,门铃突然响了。林小满吓了一跳,透过猫眼看见是张奶奶的小孙子,手里拿着个牛奶盒。

 “林姐姐,奶奶让我给你送牛奶。”小男孩的声音隔着门传进来,带着童稚的清脆。

 林小满打开门,看见小男孩戴着个大大的口罩,露出一双圆圆的眼睛。他把牛奶递过来,奶盒上还印着卡通图案。

 “你们不是要喝甜牛奶吗?”林小满接过牛奶,手指触到盒子上的温度,是温的。

 小男孩挠了挠头:“奶奶说你们可能没抢到菜,让我送一盒过来。”他指了指402的方向,“奶奶还说,她的咳嗽好了。”

 林小满心里一暖,转身从厨房拿了个苹果:“给你,洗干净的。”

 小男孩接过苹果,说了声谢谢,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林小满站在门口,看见张奶奶正从402的门缝里往外看,看见她时,挥了挥手。

 回到屋里,周棠正对着电脑屏幕叹气:“复核结果还没出来,社区说要等下午。”她看见林小满手里的牛奶,眼睛亮了,“哪来的?”

 “张奶奶送的。”林小满把牛奶放在桌上,“我们晚上可以做牛奶燕麦粥。”

 周棠拿起牛奶盒,突然笑了:“还是甜牛奶呢,看来张奶奶还记得我们昨天帮她拿物资。”

 林小满没说话,走到窗边。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多肉上,那个新芽好像又长大了点。她想起刚才张奶奶的笑容,想起小男孩圆圆的眼睛,突然觉得隔离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难熬。

 下午三点,周棠的健康码终于变回了绿色。她激动地跳起来,差点撞到天花板。“太好了!”她抱住林小满,“我们明天可以一起下楼扔垃圾了!”

 林小满笑了,看着手机里的步数,已经涨到了456。她突然想起什么,拿起喷壶走到窗边,给多肉浇了点水。

 “你说,”她问周棠,“我们要不要给张奶奶送点什么?”

 周棠想了想:“我还有半包紫菜,送她们吧,做汤喝。”

 七、诗集与花瓣

 傍晚的时候,林小满坐在阳台上看书。《晚春诗集》摊在膝盖上,那片干枯的玉兰花瓣夹在其中,像个褪色的记忆。

 她翻到其中一页,看到这样一句诗:“春天从不缺席,只是有时会迟到。”字迹是竖排的,带着油墨的清香。

 周棠端着两碗燕麦粥走过来,放在阳台的小桌上:“加了牛奶的,甜滋滋的。”她看见翻开的诗集,“还在看这个啊?”

 林小满舀了一勺粥,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甜味。“你看这句诗,写得真好。”

 周棠凑过来看了看,突然指着窗外:“快看那边!”

 林小满抬头,看见小区门口聚集了好多人,都戴着口罩,举着手机对着玉兰树拍照。有个穿防护服的志愿者站在树下,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像是在登记什么。

 “他们在干嘛?”林小满问。

 周棠打开社区群,很快找到了答案:“有人提议,等解封了,在玉兰树下办个诗歌朗诵会,现在正在统计报名人数呢。”

 林小满的心猛地一跳,想起去年在旧书摊淘到诗集的日子。她突然有个想法,拿起手机在群里发了条消息:“我可以读《晚春诗集》里的诗。”

 很快有人回复:“好啊,我也喜欢这首诗。”

 林小满笑了,舀起一勺粥,慢慢喝着。夕阳的余晖透过玉兰树的枝桠照过来,在诗集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把碎金。

 她突然想起什么,起身回屋拿了个透明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把那片干枯的玉兰花瓣放进去,放在窗台上,和多肉并排。

 “这样,它就能看见花开了。”林小满轻声说。

 周棠看着她,突然笑了:“你知道吗,我的步数今天已经超过800了。”

 八、等待与希望

 夜幕降临,林小满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的玉兰树。月光洒在花瓣上,像镀了层银。有风吹过,花瓣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低语。

 她拿起手机,给妈妈发了张玉兰花开的照片。很快收到回复:“真好看,我们院子里的桃树也开得正旺。”

 林小满笑了,打字回复:“等解封了,我回去看桃树。”

 放下手机,她看见周棠在客厅里转圈,嘴里数着数:“897,898,899……”

 “你干嘛呢?”林小满问。

 周棠喘着气:“我想看看能不能走到1000步。”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社区说明天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