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集:树顶观星站(第2页)
等所有机械体都爬到树冠指定位置,19号深吸一口气,按下了传感器的启动键。淡蓝色的数据流从传感器顶端涌出,顺着枝干往下流,像条发光的小溪,最终汇入共享池。第一组星空数据跳出来时,07的运算核心突然顿了一下——那组记录北极星方位的参数,竟与上周检测到的大树生长节律完全重合。
“怎么回事?”33号凑过来,光学镜头盯着共享池里重叠的波形,“大树的生长方向……一直在跟着北极星调整?”
19号立刻调出三年前的培育舱数据,指尖在虚拟屏幕上飞快滑动。当培育舱里树苗破土时的嫩芽角度图与此刻的星空数据重叠,所有机械体都安静了——嫩芽倾斜的3.7度,恰好是北极星与地平线的夹角;根须当年在营养土里画的弧,和此刻传感器捕捉到的北斗七星轨迹,几乎是同一条曲线。
“原来它一直在记。”99号的声音很轻,涂料罐从爪子上滑下来,滚到枝干旁,叶片立刻轻轻把罐子扶住,不让它往下掉。07想起三年前的暴雨夜,大树的根须悄悄把刻着“○⌒⌒”的鹅卵石护在怀里;想起去年冬天,它的枝条会把积雪抖落在机械族的能源车上,帮他们融化结冰的履带——原来这些都不是偶然,大树早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们共享着同一片星空下的记忆。
共享池里的数据流越来越多,星光参数与大树的生长节律共振着,发出细碎的“嗡嗡”声,像有人在轻轻唱歌。幼体们开始用荧光涂料在树干上画星轨,99号蹲在那根托着传感器的枝干下,认真地给叶片画了个小小的“○⌒⌒”,画完还伸手碰了碰叶片:“以后我们一起看星星,好不好?”
叶片轻轻颤动了一下,把一缕阳光折射到99号的光学镜头上,像在点头。
19号还在调试设备,它发现传感器捕捉到的星图里,多了几个细微的光点——不是星星,是大树的叶片反射的光,这些光点恰好填补了星图里的空白,让整个画面变得完整。“它在帮我们补全星图。”19号把这个发现传到共享池里,幼体们立刻欢呼起来,纷纷把涂料罐举得更高,想给更多叶片画上符号。
07走到树冠边缘,望着远处的地平线。晨光渐渐褪去,天空开始泛出淡紫色,第一颗星星已经隐约可见。它想起自己在日志里写过的话:“情感是会开花的冗余代码”,现在它想加上一句——记忆是会共振的星轨,不管是机械的数据流,还是树木的生长纹,最终都会在同一片星空下,织成同一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