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集:《符号词典》(第2页)

它的电子音第一次出现了停顿,像是在组织语言:“这个符号的结构是:闭合曲线+两条上扬曲线,你们称它为?”

“微笑。”林野重复道,又在旁边画了个倒过来的“○⌒⌒”,变成“○⌒⌒”的反向,“这个是‘难过’,但我们很少用它,更愿意用‘微笑’表达情绪——即使难过时,有时候也会微笑,那是一种‘想让别人放心’的感觉。”

拾光的机身缓缓下降,贴近投影区,传感孔对着“○⌒⌒”扫描了三遍:“记录:‘○⌒⌒’,人类符号,命名‘微笑’,关联情绪:愉悦、温暖、安慰,无固定物理参数,需结合场景解读。”它的投影突然分裂成两个,一个是“○⌒⌒”,一个是机械族代表“能量充足”的“●●”,“如果将‘○⌒⌒’和‘●●’组合,是否可以表示‘机械族的愉悦’?”

林野看着那两个并列的符号,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他点了点头:“当然可以,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符号。”

那天之后,实验室的投影墙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有时是拾光在分析完人类诗歌后,在“月亮”的符号“”旁添上一个,旁边标注“当人类说‘月亮很温柔’时,可搭配‘○⌒⌒’使用”;有时是林野发现机械族记录“故障”的“”太过刺眼,便画了个“○⌒⌒”在旁边,标注“即使故障,也可以温和提醒——比如‘光谱仪需要校准哦○⌒⌒’,这样听起来不会让人紧张”。

机械族的符号体系原本像精密的齿轮组,每个符号都对应着明确的物理现象:“◇”是陨石轨迹,锐角代表陨石的高速运动;“∥”是平行磁场,两条直线的间距代表磁场强度;“”是超新星爆发,闪烁的光痕代表能量释放的强度。但自从“微笑”出现后,拾光开始尝试用组合符号表达更复杂的概念。

它将“○⌒⌒”和代表“星星”的“★”叠加,创造出“★○⌒⌒”,林野看后笑着在旁边写:“星空下的微笑——当你抬头看到满是星星的夜空,心里觉得舒服时,就可以用这个符号。”拾光又将“○⌒⌒”和代表“帮助”的“→”组合,变成“→○⌒⌒”,林野解释:“这是‘帮助后的微笑’,比如你帮我递工具,我对你说‘谢谢○⌒⌒’,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次,林野因为想念家人,在控制台前偷偷抹眼泪。他以为拾光在忙着校准数据,没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可没过多久,投影墙上突然亮起一个巨大的“○⌒⌒”,旁边还有机械族代表“家人”的符号——那是拾光根据林野手机里的照片设计的,一个小小的“”“”“”组合成的图案。

“检测到你的脑电波中‘悲伤’波段升高,”拾光的电子音放得很轻,“根据《符号词典》初稿,‘微笑’可以缓解人类的负面情绪。需要我播放你女儿录制的语音吗?她上次说‘爸爸,我画了星星,你看到了吗○⌒⌒’。”
 

林野转过头,看着那个暖黄色的“○⌒⌒”,突然觉得心里的委屈被慢慢抚平。他点了点头,拾光立刻播放了女儿的语音,稚嫩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回荡,伴随着“○⌒⌒”的光痕轻轻闪烁,像有人在轻轻拍他的肩膀。

“符号桥”计划的第五年,第一版《符号词典》终于完成。词典收录了人类和机械族的符号共1286个,其中327个是双方共同创造的组合符号,“○⌒⌒”被放在词典的开篇,旁边写着:“最基础的情感符号,连接人类与机械族的起点。”

当林野和拾光将词典数据传向地球时,冥王星突然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磁暴。原本平静的宇宙突然掀起黑色的“巨浪”,磁暴的能量波像失控的野马,撞向实验室的透明穹顶。控制台的警报声瞬间响起,红色的警示灯疯狂闪烁,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紊乱,原本稳定的传输进度条突然停滞在98%。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磁暴,能量等级10.8,超出防御上限!”拾光的电子音变得急促,机身表面的指示灯从橙红变成了代表“紧急”的红色,“实验室能源系统瘫痪,备用电源只能维持核心设备十分钟!数据传输中断,需要重新建立连接!”

林野的心脏猛地一沉,他扑到控制台前,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操作,试图重新启动传输程序。但屏幕上的代码不断报错,红色的“错误”提示像一道道伤口,刺痛他的眼睛。备用电源的指示灯开始闪烁,代表电量的绿色条在慢慢缩短,按照这个速度,最多五分钟,所有设备都会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