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民国1903用户山尖

第142章 汪知县的银长城(第3页)

 城墙的外围上摆得最满的是骏马,西蹄腾空,马尾扫过的地方留着道月牙形的浇铸口,马鬃里还夹着半片五铢钱的方孔。十二生肖也铸了全套:子鼠偷油的小爪捏着半两钱的方孔,巳蛇的鳞片是用五铢钱的边缘拼的,申猴手里攥的蟠桃,核竟是枚光绪通宝的背纹。 

 张大毛一进来就被这些金银迷住了双眼,根本没有注意这些在黑暗中的铜塑。 

 现在观察周围才注意到,这些铜的狮子,带翅膀的老虎铸造的羽羽如生,虽然铸造的不是那么完美,可能这也是一种美,大大小小的铜物件,加起来有上百个。 

 有的摆在了城墙跟前,有的还堆在一起,这应该是还没有布置好,也不知道是这个旺知县想立国,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喜欢玩具。 

 张大毛看到这些都有心,想把自己空间里的金银都融化了,把这些没有完成和搭建不够完美的都改造一下。 

 这些铜的狮子,老虎,还有12生肖,差不多都有半米高,那个样也有好几把斤,真不知道这个旺知县是怎么搞到底下的,张大毛推测,不是他的师爷就是他的心腹帮忙! 

 张大毛一挥手,就把这些金银和铜像都收进了空间,在另一边堆放着几个箱子,里面有的是装着珍珠,有的是各种玉石,玛瑙,和翡翠。 

 张大毛来到旁边靠墙的几排架子边上,架子是黄花梨的,木纹里浸着岁月的沉香。 

 上层摆着几方鸡血石印章,红得似刚凝的朱砂,又像暮春枝头未落的残红,石质温润,印纽或雕螭龙盘绕,或刻云纹流转,指尖拂过,能触到那抹沉郁的艳。 

 往下是和田玉摆件,玉色如羊脂,莹润得像裹了层晨露。貔貅昂首而立,独角峥嵘,鳞甲上的细纹比发丝还细,明明是玉石,却似有筋骨在皮下起伏,仿佛下一秒就要踏风而去。 

 麒麟蜷着身子,鹿角分岔处雕着细密的梅花纹,马身覆着云纹,尾尖扫过底座,毛茸茸的质感竟透着几分温顺。 

 最讨喜是那尊弥勒佛,袒腹大笑,肚皮滚圆,衣褶像被风吹得鼓起,连眼角的笑纹里都藏着暖意,玉质细得看不见一丝杂色,捧在手里,温凉正好。 

 张大毛蹲下身子看着全是翡翠摆件,高低错落地摆着。有座山子雕,青碧色是远山,翡红是崖边的枫叶,山腰处隐着个穿蓑衣的钓翁,鱼竿垂进“水”里,那“水”竟是用无色翡翠雕的,透明得能看见底下铺着的细沙——日光斜照时,真像一汪活泉在石上淌。旁边立着个仕女,翠色的衣袂飘到脚踝,裙摆上的缠枝莲纹是用浅绿翡色雕的,眉眼是墨玉嵌的,低头时,鬓边那朵玉兰花仿佛能闻见香。 

 还有组孩童戏蝶,三个娃娃穿着红兜肚,一个追着黄翡雕的蝴蝶跑,另一个蹲在地上捡“露珠”——那“露珠”是指甲盖大的无色翡翠,透明得像要化在指尖。 

 这些摆件在架子上静静立着,鸡血石的艳、田玉的暖、翡翠的清,混着木头的香,像幅立体的画,让张大毛忍不住的拿起这个看看,又拿起那个把玩,真漂亮,这些东西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一个个的都是精品。 

 这些宝贝如果拿到21世纪卖个几亿,应该没有问题,可惜了,现在张大毛非常缺钱,如果有机会把他们拿出来卖了,也能卖个几万两白银,或者碰到识货的还能在贵一些。 

 最后面的一片架子上是一些名人字画,足足有70多幅,张大毛欣赏了一圈,感觉时间有点长了,把这些都收到静止空间。 

 想想又拿出了100多两银子扔在地上,摆了一个一米长的小长城,丑陋至极,张大毛还在地上写了几个字,(这些钱是留给旺知县的饭钱不能把你们全家饿死)! 

 张大毛看了看自己写下的简体字,摇了摇头低声的嘀咕道:不知道这个旺知县能不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