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这么大一口锅,不能自己一个背(第2页)

 

许夜问:“县衙那边情况怎么样?可有粮食?”

 

其它先不管,粮食才是首要问题,那一船粮食可不够这些人吃的。

 

徐刚道:“回公子,暂时还不清楚,但……”

 

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衙门都被攻陷了,怎么可能还有粮食,就算真有,多半也被抢光了。

 

许夜又怎会不明白,想了想又问:“泗县及泗县周边,今年粮食收成如何?”

 

徐刚先是怔了一下,随即道:“回公子,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泗县周边粮食收成都不错。”

 

“正是因为此,泗县前任县令和泗县乡绅才以市易司的名义压价收购,但之后世面缺粮,又不投放市场,导致价格越来越高。”

 

“……”

 

这就是市易法的弊端。

 

官方下场,成了最大的垄断商。

 

虽然临安那边,知府衙门和自家娘子也在趁丰收屯粮,但有老林把握着,而如果当官的只想自己发财,再好的政策都是白费,只会变成敛财工具。

 

任何新政,执行的人永远是最关键的。

 

许夜微微叹息。

 

徐刚看似也有些担心,问道:“公子,那现在怎么办?”

 

许夜心说:哥还想问你呢!能不能立刻上报朝廷,派个人来接手这烂摊子?

 

然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徐刚本身就是上面派来的。

 

何况,人是自己救下的,其它人不会接,就算真接,以这个时代的交通,以及办事效率,怕是这些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

 

当即他只得道:“只要丰收就不怕,既然不在衙门手中,那些乡绅手中肯定少不了。”

 

“准备进县城吧!”

 

这样的烂摊子,一时半会肯定是走不了了,好在距离会试还早,倒也不急。

 

不过,这么大一口锅,可不能自己一个人背。

 

当即许夜将两浙一众举子找齐了。

 

董远道:“许兄,你召集大家是否有什么打算?”

 

“对啊!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众人也了解了大概情况,都挺热心,毕竟读书人嘛!且刚刚中举,都怀着一颗壮志雄心,对之前军方的做法其实都挺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