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5章 修行入门,丹田气海(一)(第3页)

 师父听后,笑道:“你初入一阳生境,便有如此气机波动,颇为难得。只是莫要贪功,若心急则易生险。” 

 他示意我回房,叮嘱道:“用心记住此次变化,尤其是炁流如何汇聚丹田,又如何返流全身。修行需循序渐进,入门阶段尤重根基。待你气海稳固,再修更深法门不迟。”末了,他瞥了眼我手中的《观道遗稿》,补充道:“前人心得或可指路,但切莫盲信,更不可只钻研文字而忘实践。” 

 我连声称是。师父转身回房,我却因体内激荡未散,又在槐树下坐了半晌,细细回味那“光芒遍布、炁流奔涌”的奇景。 

 首到夜露沾衣,我才回房歇息,心中对修行之道多了几分敬畏与渴望。 

 接下来的数日,我和师父仍栖身在这小客栈里,不轻易露面,只让店家每日送来简单的饭菜以充饥。 

 我们也尚不清楚那群黑衣人是否还在暗处虎视眈眈,故而师父谨慎行事,只偶尔带我在白日里到镇中巷道熟悉地形。待夜幕降临时,我则回到那小院,依照前几日所感,加倍努力练习练剑、练拳、打坐。 

 也许是我速度过快,或许是我当真具备“奇异体质”,短短数日下来,我己经可以在入静时相对平稳地经历身体摇摆,不再像第一次那般惊慌。 

 当然,每次入静的程度并不相同,周身暖流顺畅也不同;我渐渐明白,什么是无念,什么是观想,当本我无念,真我出现,只有真我才能观想,才能意守,其他都是假的。 

 有一晚,我正倦怠地端坐,心绪纷繁:既忧虑神秘敌人的再度出现,也好奇“观道遗稿”中到底暗藏多少修行妙谛,加之对未来茫茫前路更生出诸般猜测。许久无法平心静气,额头微微见汗,呼吸反倒越练越乱,最终我只能无奈结束当夜的打坐。 

 那次教训让我越发体会到所谓“先静心而后生炁,若心不静,即生杂念,杂念生,则真我难现”的道理。本我的一切念想都是杂念,包括要入静等,只有让本我不再有任何思考,才算入静,真我才能更好地聚焦于丹田气海,才能让身体与精神和谐配合。正如师父常常告诫:“狂热和执着只会蒙蔽双眼,只有冷静与恒心才能使人于茫茫尘世中保持清明。” 

 除修炼外,我们也在镇中走走,听到了一些零碎的修行界传说。比如客栈老板偶尔会谈起他曾亲眼看过某位异士在夜空下运功升起一团灵火,据说那便是借助体内炁能与外界天地之力而产生的神异景象。一位街头卖艺的人,也似乎对“丹田气海”这个名词颇为熟悉,他说:“丹田乃人之关键所在,若丹田受损,则难以施展任何高深法门。” 

 当我们问起他们从哪知道的,不是说听说的,就是茶馆里说书人说的,没有一丝好的修行线索。 

 我想,修行还得靠自己,靠师父,又一个夜晚,我在院中静坐,恍惚里顿入一种更深层次的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