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红尘烟火,道在人心(第2页)
喝完汤,我们离开餐馆,沿街前行。路过一间米铺,老板是个瘦高个,站在柜台后称米,见我进来,招呼道:“客官,要点什么?”我随意买了半斤小米,顺势与他闲聊:“米价如何?”他苦笑:“涨了三成,北边运粮的路不太平,听说有黑雾闹得人心慌。”我点头,又取出一枚好运符递给他:“愿掌柜生意兴隆。”他接过后笑得合不拢嘴:“多谢仙长,这玩意儿稀罕!”
街头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嗓门洪亮:“冰糖葫芦,又甜又脆!”白泽眼馋地拽着我的袖子,我无奈一笑,买了一串递给他。他咬得满嘴糖渣,乐呵呵道:“哥哥,这比灵果还好吃!”我与老汉聊了几句,他叹道:“卖一天也就混个温饱,可总比饿着强。”我递上一枚好运符,他愣了愣,忙不迭道谢。这一日,我走过街巷,赠出几枚符纸,耳边尽是市井的喧嚣,心中却渐生暖意——这些凡人,苦中作乐,韧如春草,正是大明的根基所在。
次日清晨,天色微阴,我与白泽来到一间名为“清风阁”的茶肆。店内竹椅木桌,茶香袅袅,几名茶客围着一老者听书。那老者须发花白,手持惊堂木,讲的是《三国》里桃园结义的故事,讲到刘备落泪时,他一拍桌子,感慨道:“唉,世道乱时,英雄辈出,可如今这京师,英雄在哪儿呢?水井都黑了,朝廷尽忙着吵架。”茶客们议论起来,有人叹道:“税重得喘不过气,茶钱都省着花。”有人忧道:“邪祟的事儿不解决,日子咋过?”
我端着茶盏,静静听着,心中若有所思:三国、三兄弟还有儒释道,仙、朝和民,三这个数似孕有玄机呀。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正神游,掌柜亲自端着茶壶走来,掌柜是个瘦削的中年人,见我气度不凡,试探道:“客官可是外乡人?”我点头,笑道:“云游至此,正好来歇歇脚。掌柜,生意不错嘛!”他放下茶壶,低声道:“生意不好做,茶客少了,点好茶的茶客也少了,税却没少交。你看这些茶客,不少一坐一整天,也不怎么消费,来这躺平一整天。不过,不过话说回来,日子总得过,有希望,熬一熬就过去了。”我递上一枚好运符,叮嘱道:“心诚则灵,愿掌柜顺遂。”他接过后,眼底闪过一丝感动,连声道谢。
这时,一书生,见我茶不错,主动和我拼桌,也不客气,拿着茶壶给自己杯子里倒满,抿了一口,道“好茶,兄台何处研学呀。”
“西处游学,刚到京师。”
“这位仁兄,也是?”
“嗨,秀才后,屡不中举,靠画画为生,前几年生意不错,这茶楼的画也是我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