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京师故友,古庙仙踪(第2页)
我不再多言,转而问道:“陛下此次召贫道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隆庆帝正色道:“仙师,朕知你道法高深,心系苍生。如今大明虽看似平稳,然北有鞑靼之患,南有倭寇侵扰,内有严党余孽蠢蠢欲动,加之龙珠被夺,国运气脉受损,朕实是忧心忡忡。听闻仙师交游广阔,见识不凡,朕想听听仙师对这朝局,对这天下,有何高见?”
我沉吟片刻,道:“陛下,贫道乃方外之人,不敢妄议朝政。然贫道一路行来,所见所闻,或可为陛下一二参考。`优?品,暁.说*罔! !追\罪\歆_章+洁\”我将江南所见、红尘历练的感悟,以及与张居正关于国之根基的论道,简略地叙述了一遍,着重强调了民心向背与士大夫阶层的重要性。
隆庆帝听得十分认真,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待我说完,他沉默良久,方才叹道:“林仙师此言,真乃金玉良言!国之根基在民,稳定在士大夫,教化在儒道佛……朕过去只知尊崇道教,却忽略了其治君安民之本意,更未曾深思儒佛之用。张先生(指张居正)也常与朕言及民生疾苦,劝朕整顿吏治,看来朕确需下一番功夫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续道:“朕己决定,重用张居正、高拱等贤臣,推行新政,清查田亩,整顿吏治,开海通商,以富国强兵。只是朝中阻力甚大,严党虽倒,其羽翼尚存,朕恐力有不逮。”
我见他己有振作之意,心中欣慰,道:“陛下圣明。改革之路,从无坦途。陛下只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赏罚分明,上下一心,假以时日,大明必能重现盛景。至于阻力,贫道或可暗中相助一二,清除些宵小障碍。”
隆庆帝闻言大喜,起身向我深施一礼:“若得仙师相助,朕何愁大事不成!仙师之恩,朕铭记于心!”
我连忙扶起他:“陛下言重了。贫道出手,亦是为这天下苍生,不敢居功。”
又闲聊片刻,谈及龙珠与魔渊之事,隆庆帝面露忧色:“光明教余孽未除,龙珠又被夺往北方魔渊,朕夜不能寐。不知仙师可有良策?”
我将魔渊之行的凶险、光明教的阴谋以及老天师的推测简略告知,隐去了自身修为暴涨与星图传承等细节,只道:“魔渊乃上古封印之地,邪气极重,光明教恐欲借龙珠之力解封其中邪魔。贫道探得龙珠大致方位在北方,但魔渊入口不定,内里凶险异常,非一人之力可探。待贫道修为再进,必会联合正道同仁,共探魔渊,夺回龙珠。”
隆庆帝听得心惊肉跳,连连点头:“仙师务必小心!若需朝廷相助,尽管开口,朕必全力支持。”
我谢过陛下,正欲告辞,他却笑道:“仙师莫急,朕还有一人想让你见见。她对仙师可是日思夜想呢。”
我心头一跳,己猜到是谁。果然,不多时,黄锦引着一位宫装丽人走了进来。青丝如瀑,明眸皓齿,身姿窈窕,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与忧愁,正是思柔公主。
数月不见,她似乎清减了些,但那双清澈的眼眸依旧明亮。见到我,她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掠过一抹复杂的情愫,屈膝行礼,声音轻柔:“林道长,别来无恙?”
我心中亦是波澜起伏,连忙还礼,目光却不敢与她过多对视,只是低声道:“公主殿下安好。贫道有礼了。”
隆庆帝见状,哈哈一笑:“好了好了,你们年轻人许久未见,定有许多话要说。朕还有政务处理,就不打扰了。思柔,你好好招待林仙师。”说罢,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们一眼,便带着黄锦离开了。
殿内只剩下我与思柔,气氛一时有些微妙。还是思柔先打破了沉默,她走到我面前,轻声道:“林道长,多谢你为父皇延寿,又为大明奔波。魔渊之行,想必凶险万分,你能平安归来,我……我很高兴。”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