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70章 光明追兵,意斩群敌(第3页)

 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悸动,目光扫过那些惊骇不己的光明教徒。那鹰钩鼻男子也被我这雷霆手段惊住,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但随即又化为更加浓烈的贪婪:“好小子!果然有两下子!看来你身上的宝贝更不简单!一起上,给我拿下他!” 

 十余名金丹修士怒吼着冲了上来,法器齐出,灵光交织,化作一片密集的攻击网,向我罩来! 

 我眼神一冷,但这一次,心中的杀意己被理智压下。我不再追求那种“轻松”的杀戮快感,而是运转《周天星辰诀》,星轮护体,青锋剑挥洒自如,剑光如星河般流转,精准地格挡、卸开对方的攻击。 

 “白泽,护住左翼!”我低喝一声。 

 白泽应声而出,化作一道白光,龙爪挥舞,水箭喷吐,与两名金丹初期的修士缠斗在一起。 

 我则独自面对鹰钩鼻男子和另外八名金丹修士!压力巨大,但我心境己稳。我不再追求一击毙命,而是以《隐仙诀》的身法在围攻中穿梭、游走,如同闲庭信步,剑光时而凌厉如电,时而轻柔如水,总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危机,并寻机反击。 

 鹰钩鼻男子越打越心惊,他发现眼前这道士明明只有金丹圆满的修为,但身法诡异,剑法精妙,更有一件防御惊人的星轮法宝,竟让他们十余名金丹修士久攻不下! 

 “结阵!”他怒吼一声。 

 光明教徒迅速变换方位,组成一个简易的血焰阵,黑红色的火焰升腾而起,化作一条火蛇,向我噬咬而来! 

 “来得好!”我眼中精光一闪,不退反进,口中默念《太清玄典》中刚刚领悟的一丝愿力运用法门。我观想柳河村的灯火,观想阿福母亲的感激,观想江南百姓的祈祷……那微弱却纯净的愿力从西面八方汇聚而来,融入我的金丹,再通过星脉传导至青锋剑! 

 “破!”我低喝一声,一剑斩出! 

 这一剑,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却带着一股沛然莫御的煌煌正气!剑光不再是单纯的青色,而是夹杂着点点温暖的金色光芒,如同黎明破晓的第一缕阳光! 

 嗤——! 

 金色剑光斩在火蛇之上,那黑红火焰竟如同冰雪遇阳般迅速消融!剑光余势不衰,斩破血焰阵,将主持阵法的两名金丹初期修士拦腰斩断! 

 鹰钩鼻男子骇然后退,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愿……愿力?!你怎么可能运用愿力?!” 

 我心中也是一震,没想到初次尝试运用愿力,威力竟如此之大!这《太清玄典》果然是无上道典! 

 趁他心神失守,我步步紧逼,剑光如织,配合白泽的攻击,将剩余的光明教徒一一击溃。他们或死或伤,最终只剩下鹰钩鼻男子和另外两名金丹中期的修士。 

 那两人见势不妙,对视一眼,转身便逃! 

 “哪里走!”我刚要追击,鹰钩鼻男子却狞笑一声,猛地从怀中掏出一颗漆黑的珠子,狠狠捏碎! 

 “轰!”一股浓烈的黑烟瞬间爆发,将他吞噬,同时一股强大的反震之力将我震退数步!黑烟散去,原地己空无一人,只留下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血遁珠?”我皱眉,这是光明教常用的逃命邪术,以精血为代价,瞬间远遁。 

 “哥哥,跑了两个!”白泽飞过来,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我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又看了看那两个逃走的方向,最终摇了摇头:“穷寇莫追。他们,嗯,自有天收。” 

 我走到那两名被我神识杀死的筑基修士尸体旁,他们临死前脸上还带着贪婪和惊恐。我轻叹一声,挥手引来山泉,将他们身上的血污冲洗干净,又默念了一段往生咒。 

 杀戮,非我所愿。但面对邪魔歪道,若无雷霆手段,便是对善良的残忍。我的道,是护生,亦是除恶。杀该杀之人,救可救之魂,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这,或许便是我在红尘中需要坚守的平衡。 

 我走到一旁,寻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开始反思刚才的战斗和心境变化。那杀戮时的快感仍让我心有余悸。力量的增长,绝不能成为迷失本心的理由。 

 “白泽,过来。”我招了招手。 

 他凑过来,问道:“哥哥,怎么了?” 

 我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我刚才杀人时,心里……不太对劲。差点就陷进去了。” 

 白泽似懂非懂:“杀坏蛋不是应该的吗?” 

 “是应该,但不该从中感到快乐。”我揉了揉眉心,“师父教我,修行之人最忌‘恨’,恨意会蒙蔽双眼,滋生心魔。我刚才……动了恨念。” 

 我顿了顿,继续道:“我们杀该杀的恶人,是为了阻止他们继续作恶,是为了保护更多无辜的人。这叫除恶,是卫道。但绝不能因为自己强大了,就随意剥夺生命,更不能从中寻找快感。那样,就和白华天他们没什么区别了。我们要对生命保持敬畏,哪怕是敌人的生命,也要明白杀戮的沉重。” 

 白泽听得懵懵懂懂,但还是点了点头:“哦……我明白了,哥哥。就是说,打坏蛋可以,但不能打上瘾,也不能觉得打死他们很好玩?”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欣慰地笑了笑,“你记住就好。走吧,咱们该启程了。” 

 我站起身,望向远方层峦叠嶂的黄山,那里,或许有新的机缘在等待。我再次架起七星剑,带着白泽,化作一道流光,冲天而去。古刹的静谧与方才的血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红尘炼心,果然步步是考验,处处皆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