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125章 首辅去世,万历除奸

 自那日与张居正一番彻底决裂的谈话之后,我便再未踏足首辅府邸半步。?狐_恋~闻!茓. !冕′沸*悦!读~京师的空气,仿佛也因此而变得愈发凝重与压抑。我心中那份因故友沉沦而生的悲哀与失望,很快便被一种更为强烈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所取代。 

 我知道,张居正这颗曾经支撑着大明改革大厦的顶梁柱,如今己然被权力的蛀虫与欲望的蚁穴侵蚀得千疮百孔,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塌。而他身旁那条名为“冯保”的毒蛇,正吐着信子,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噬咬时机。 

 我没有选择立刻对冯保动手。此獠在宫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又深得李太后信任,若无一击必杀的铁证,贸然行动,不仅难以将其扳倒,反而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将我自己和整个清玄观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于是,我一面让柳如烟继续利用“慈仁堂”的情报网络,深挖冯保与光明教勾结的更多罪证,尤其是他们与山西票号之间的资金往来,以及那些被拐带的童男童女的下落;一面则通过正道联盟的渠道,将我的发现与担忧,秘密通报给了龙虎山张应韶天师、青城派周丝纬掌门等几位核心盟友,让他们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同时,我开始更加频繁地出入宫廷,却并非是去见张居正,而是应李太后与小万历皇帝的召见,为他们讲经论道,祈福延寿。我以元婴期的神识,不动声色地探查着整个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出一些光明教潜伏的蛛丝马迹。我也时常会借着与小万历皇帝谈论古今治乱兴衰的机会,旁敲侧击地提醒他,为君者当亲贤臣,远小人,不可偏听偏信,更不可为宦官权臣所蒙蔽。 

 小万历皇帝朱翊钧,虽然年幼,却异常聪慧。他对我这位曾有“半师之谊”的“林仙长”,也颇为敬重与信赖。我的话,他似乎都听进了心里,看冯保的眼神,也渐渐多了一丝以往所没有的审视与……警惕。 

 时间,就在这看似平静却暗流汹涌的对峙与布局中,缓缓流逝。!l~a\n^l^a*n`x^s...c!o+m~转眼间,便己是半年之后。 

 万历十年(1582年)的初夏,京师的天气,如同这大明的朝局一般,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六月的一天,一个惊天的消息,如同平地惊雷,骤然引爆了整个京师——当朝首辅,权倾朝野的张居正,说出生命中最后一句话:“林仙长,林国师,我错啦,给我丹药延寿吧!”于府邸之中,暴毙而亡! 

 官府给出的死因,是“积劳成疾,心力交瘁”。但只有少数知情人,包括我,才清楚,他真正的死因,是长期服用那些由光明教提供的、能激发潜能、透支生命的虎狼之药,最终油尽灯枯,暴毙而亡。 

 一代权相,就此落幕。他的是非功过,也随着他的离去,成为了史书上一段充满了争议与叹息的篇章。 

 张居正的死,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瞬间引发了一场剧烈的政治地震! 

 那些早己对张居正改革心怀不满的保守派官僚、被清丈田亩触动了利益的地方豪强,以及那些曾经被张居正打压的政敌,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蜂拥而上,开始疯狂地反攻倒算!弹劾张居正“专权跋扈,贪赃枉法”的奏折,如同雪片般飞向紫禁城。一时间,整个朝堂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而在这场混乱之中,一个人的身影,却显得异常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