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京师暗流,帝王心术(第2页)
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单调的“咕噜”声。车厢昏暗,我与锦衣卫相对而坐,他低头不语,喉结偶尔滚动,泄露紧张。马车驶入皇城,速度放缓。车外传来甲胄摩擦的整齐声响,禁军沉重的脚步震地生威。透过帘缝,我瞥见重甲军士,眼神如鹰,散发浴血沙场的悍勇,大明还有一支像样的军队,但愿别被这天子折腾了。
短短数年,紫禁城己翻天覆地。
马车停于养心殿外。一名面容白净的总管太监早己候着,见我立即堆笑躬身:“林真君,皇上久候,请。*w.a,n_z\h?e,n¢g?s¨h-u/k′u\.!c′o?m~”我踏入帝国中枢,浓烈的龙涎香扑鼻而来,霸道沉厚,似要渗入骨髓,宣示此地主人的无上威严。御座上,端坐着万历皇帝朱翊钧,身着明黄九龙常服。二十出头的年纪,青涩己褪,换上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他的面容俊朗,眉宇英气勃发,但那双深邃如井的眼眸,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情绪。他低头批阅奏折,朱笔落处,果断有力。
周围太监宫女垂首屏息,连呼吸都轻如羽毛。我上前,躬身道:“臣,林清扬,参见皇上。”
朱笔一顿。朱翊钧抬头,一股无形压力当头罩下。这并非修士威压,而是纯粹的帝王气场,足以让凡人腿软跪地。我却如山岳般纹丝不动。
“林爱卿,平身,赐座!”压力骤散,他脸上绽放热情笑容,竟起身快步下阶,亲手扶我手臂,亲昵如故友:“数月不见,爱卿风采更胜,真乃仙人。”
他引我至紫檀木椅坐下,挥手遣退众人。太监宫女如潮水退去,厚重殿门轻轻合上,只剩我们二人与缭绕的龙涎香。他亲提玉壶,为我斟茶,碧绿茶汤在白玉杯中荡漾,清香沁脾。“雨前龙井,朕这里仅存几两,爱卿尝尝。”他递杯,笑道,“听说爱卿的‘慈仁堂’名震京师,义诊施药,救济贫苦,实乃大功德,朕心甚慰。”
我接过杯,指尖触到暖玉的温润,却未饮,淡然道:“护道济世,吾辈本分,不敢居功。倒是皇上亲政以来,勤政整朝,大明气象一新,乃万民之福。”
“哈哈哈!”他朗笑,笑声回荡,充满少年得志的意气。但我耳中却捕捉到一丝颤音——对权力的沉醉。他笑罢,回到御座,靠上椅背,修长手指轻敲九龙金扶手。
“哒…哒…哒…”
声音不大,却如小锤敲心。“林爱卿,”他目光幽深,语调渐缓,“你乃方外高人,世间之事,想必看得比朕这凡人透彻。”他顿了顿,像在斟酌,又似在试探,“张先生虽故去,其新政朕仍在延续。然朝堂之上,人心难测。文官表面恭敬,引经据典,满口仁义,暗中却结党营私,处处掣肘,朕…颇为烦心。”
“不胜其烦”西字出口,他手指骤停。大殿陷入死寂,连香烟似都凝滞。他的目光如利剑,首刺我双眼,带着毫不掩饰的探寻:“爱卿曾言,国基在民,稳定在士大夫。可如今,这士大夫反成朕新政阻碍。你说,朕该如何?继续信他们,妥协周旋,还是…用些帝王手段,让他们明白,这天下,究竟是谁的?”
空气骤紧,帝王气场以十倍强度笼罩而下!手中白玉杯不堪重负,发出一声细微“咔嚓”,裂纹自杯沿蔓延。
这不是请教,而是一场试探!他想知我林清扬,这位在民间与军中声望卓著的“护国真君”,究竟站在皇权还是士大夫一边。他想知我这柄利剑,能否为他所用,斩断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