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再上龙虎,介绍弟子(第3页)
辛辣的酒液,顺喉而下,让他那张俊秀的脸,瞬间便涨得通红。
“咳咳……”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那副狼狈而又真实的模样,让我们二人,再次相视大笑了起来。
问道崖上,那因京师惨案而带来的最后一丝阴霾,也在这畅快的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接下来的几日。
我并未急着离去。
而是由张应韶亲自带着,领着林渊,将这偌大的龙虎山,上上下下,都走了个遍。
我们去了天师府那座,藏书万卷,道韵冲霄的“藏经阁”。张应韶特许林渊,可以随意翻阅其中,任何不涉及正一派核心传承的典籍。林渊如饥似渴地,沉浸在了那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之中。他那过目不忘,且能瞬间勘破本质的能力,让那些负责看守藏经阁的长老们,一个个都惊为天人,直呼妖孽。
我们去了那终日丹火熊熊,药香四溢的“炼丹房”。林渊看着那些道士,如何将凡俗的草药,通过君臣佐使的配伍,与水火的淬炼,化为一粒粒能生死人,肉白骨的灵丹。他那双清澈的眼眸之中,第一次,对这充满了“创造”与“转化”的化学世界,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甚至还去了那些外门弟子,每日挥洒汗水,修炼剑法符箓的演武场。
看着那些与他年岁相仿,甚至比他还要年长的年轻道士们,为了一个最基础的剑招,一张最简单的符箓,而反复练习,挥汗如雨。
林渊,一直沉默地看着。
我知道,他那颗总是习惯于从“法则”与“本源”的高度,去俯瞰世界的心,正在被这些最真实,最鲜活,充满了“人”之努力的景象,一点一点地,拉回到这片,坚实的大地之上。
张应韶,也履行了他的承诺。
他将林渊,正式地介绍给了龙虎山的所有门人。
他告诉他们,林渊,乃是他至交好友的唯一亲传弟子。见林渊,如见他本人。
他还特意,挑选了几名,天资心性,皆为上上之选的内门亲传弟子,让他们与林渊结交。
其中,有一位名叫“张清玄”的年轻道士,乃是张应韶的亲侄孙。他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五雷正法”,性格沉稳,为人谦和,很快便与林渊,成了可以坐而论道的朋友。
林渊,不再是孤身一人。
他开始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同道”,与“因果”。
离别之日,终会到来。
依旧是那座问道崖。
依旧是你我三人,一壶老酒。
“师兄,”我端起酒杯,对着张应韶,遥遥一敬,“此番,多谢了。”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张应韶饮下杯中酒,看着那正与张清玄,在崖边,低声交流着什么的林渊,眼中充满了欣慰。
“只是,”他话锋一转,看向我,那眼神变得有些担忧,“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我将带他,在江南历练一段时日。”我看着那两个年轻人,平静地说道,“他还需要,更多的‘看’与‘悟’。待他心性彻底圆融,能独当一面之时,我便会放手,让他自己去走,属于他的路。”
“那你呢?”张应韶追问道。
我沉默了片刻。
我抬起头,望向那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无垠天际。
“我能停留在人间界的时间不多了。”
我的声音,很轻,却让张应韶的心,猛地一沉。
“我随时,都有可能被那股排斥之力,再次拉入须弥虚空。甚至,引来那最终的,‘真空之劫’。”
“师兄,我若不在。”我看着他,无比郑重地,行了一个道礼,“渊儿,便拜托你了。”
张应韶看着我,看着我眼中那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坦然。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只是伸出手,将我的手,重重地扶起。
“放心。”
他只说了这两个字。
却重于泰山。
我笑了。
有友如此,夫复何求。
我取出了一只通体晶莹,散发着淡淡寒气的白玉小瓶,塞到他手里。
“须弥虚空的钟乳灵液,早日化神!”
“好大手笔,收了!” 张应韶笑道。
“渊儿,走了。”我对着崖边,喊了一声。
林渊与张清玄,停下了交谈。
他们二人,相互行了一个道礼,算是告别。
林渊走到我的身边。
我们师徒二人,对着张应韶,再次,深深一拜。
然后,我不再犹豫。
我拉着林渊,一步踏出。
身影,便已消失在了这片,云海之间。
只留下,那崖边,独立于风中的青衫道人,与那壶,尚有余温的离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