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踏遍江山,寻书启程
(以林渊视角)
自魏忠贤……不,自“通正”拿起竹帚,步履蹒跚地走向那满是落叶的前院,清玄观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一种近乎死寂的宁静。
师父站在师祖的坟前,久久未动。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被拉得很长,那份属于化神之境的超然与浩瀚,此刻却被一种我能清晰感知到的,名为“孤独”的情绪所包裹。
我知道,属于他的尘缘,正在一根根地了断。而属于我林渊的因果,才刚刚开始编织。
又过了数日,他将我唤至身前。
“渊儿,”他看着我,那双倒映着星辰生灭的眼眸,平静而深邃,“你的道场,不在山中,而在人间。你的修行,不在打坐,而在行走。”
他一挥袖,一张由极品灵蚕丝织成的舆图,与一枚朴实无华的芥子扳指,便落在了我的手中。
“大明积弱,非一日之寒。朝堂之上,党同伐异,阉竖横行;乡野之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更有外敌虎视眈眈,一场席卷天下的大乱,已是箭在弦上。”
他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像是在陈述一段早已写定的历史。
“王朝更迭,本是天道循环。但其间,战火无情,足以将我华夏数千年积累的文脉,焚烧殆尽。我辈修士,既受此方天地水土滋养,便当为其,存续火种。”
他指着我手中的舆图,其上,用朱砂标记出了十余处光点,遍布大江南北。
“此图所录,皆是当世最重要的藏书之所。有皇家秘阁,亦有私家书楼。你的使命,便是踏遍这万里江山,在战火燃起之前,将这些典籍,尽数拓印于这芥子空间之内,为我华夏文明,建一座不堕的方舟。”
“去吧。”他最后看着我,“从江南开始。那里是文风最盛之地,也是你此行第一站。”
没有过多的叮嘱,亦无不舍的言语。我与他本源同心,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我对着他,这个我的本源,我的师父,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三叩九拜的大礼。
起身之时,我已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长发用一根木簪束起,背上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里面只放了几本经义与换洗衣物。芥子扳指隐于指间,舆图则被我贴身收藏。
我就这样,化作了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游学天下的年轻书生,一步一步,走出了星隐谷。白泽并未跟随,它留在了清玄观,陪伴那同样孤独的师父。
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人,行走于这片广阔的天地。
没有施展任何遁法,我只是用双脚,去丈量着这片土地。
自秦岭而出,一路南下。
我看到了官道的破败,驿站的荒废。看到了沿途村落的十室九空,田地的荒芜。看到了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为了一个发霉的窝头,而与野狗争食。
这些景象,在我三世的记忆中,早已看过无数遍。但当它们真实不虚地,透过我这双年轻的眼睛,映入我这颗初生的道心时,那份冲击,依旧让我胸口沉闷得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这便是师父口中,那“风雨飘摇的人间”。
半月之后,我渡过长江,踏入了江南的地界。
与北方的萧索凋敝截然不同,这里,是另一番景象。
运河之上,商船往来如织,画舫之上,丝竹悦耳。两岸是连绵不绝的桑林与稻田,风一吹,便漾开一片绿色的波涛。城镇之中,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处处都透着一股富庶与安逸。
然而,在这片繁华的表象之下,我那双早已能洞悉“气”的眼睛,却看到了更深的东西。
我看到那豪门宅邸的上空,盘踞着贪婪与淫逸的黑气;我看到那平民的屋檐之下,升腾着压抑与怨愤的灰气。这两种气,如同水下的暗流,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江南之地,无声地交织,碰撞,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乱世之中,从无真正的世外桃源。
我收敛心神,不再为这些景象分心。按照舆图的指引,我来到了第一处标记点——浙江宁波,天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