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211章 文人故宅,墨香犹在(第2页)

 她推开了门。

 一股浓郁的、混杂着陈年墨香与淡淡霉味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

 书房不大,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只是那书架之上,大多已是空空如也。只有最上层,还稀稀拉拉地摆放着一些线装的古籍。

 而在那张由整块金丝楠木打造,如今却已显得有些暗淡无光的书案之上,静静地躺着一叠厚厚的手稿。那手稿的纸张早已泛黄,边角也已磨损,但上面的字迹,却依旧苍劲有力,笔锋之间,透着一股洞察世事、悲天悯人的浩然之气。

 “这些,便是先祖晚年,在此地讲学时,亲手写下的一些心得与随笔,皆是未曾刊印过的孤本。”老媪的声音,充满了敬畏,“我家那口子,将它们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6~妖.看`书~枉` /醉/欣,蟑_劫~埂¢芯¢哙^每日都要亲手擦拭一遍,生怕沾染了半点灰尘。”

 我走到书案前,并未伸手去触碰。

 我的目光,落在那手稿的第一页。

 开篇,便是那句振聋发聩的“心即理”。

 我的心神,在这一刻,受到了剧烈的震动。

 我虽拥有师父三世的记忆,早已通晓百家之学。但当我亲眼看到,这位将“知行合一”践行了一生的圣贤,那最本源的思想手迹时,那文字之中所蕴含的,那份足以破开一切迷障,直指本心的磅礴精神力量,依旧让我那颗初生的道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

 这,便是我要寻找的火种!

 一种比单纯的知识,更加珍贵,也更加坚韧的,属于“思想”本身的火种!

 “老人家,”我转过身,对着那老媪,再次深深地行了一礼,“晚生,斗胆,有一不情之请。”

 “后生,但说无妨。”

 “晚生想在此,借住一宿。只为能亲手将先生的这些手稿,抄录一份。晚生愿付润笔之金,绝不让老人家吃亏。”我从怀中,取出了一锭足有十两的银子,轻轻地放在了桌案的一角。

 那老媪看着那锭银子,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但随即又被一种更深的骄傲所取代。她摇了摇头,将那锭银子,又推回到了我的面前。

 “后生,你若是真心敬仰先祖,那便是对我王家,最大的敬意了。”她的声音,虽然苍老,却掷地有声,“这书房,你尽管用。只是……切莫损坏了先祖的真迹。”

 “晚生,绝不敢忘。”

 ……

 夜深了。

 苏州城,陷入了一片安静的沉睡。只有那淅淅沥沥的雨声,还在不知疲倦地,敲打着窗棂。

 书房之内,一豆如鬼火般摇曳的烛火,将我那年轻的,专注的侧脸,映照在身后的书架之上。

 我并未真的动笔去抄录。

 我只是盘膝于那书案之前,将那叠厚厚的手稿,平摊于面前。

 我的心神,彻底地沉入那浩瀚的文字海洋之中。

 我的神识,如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渗入了那每一页,每一个字。

 神识抚摸过的字,渐渐地泛起一阵微光,如分身一样,一个个金色的字,如河流一般飞入芥子空间。

 芥子空间之内,那盏由《周易正义》点亮的孤灯,光芒大放!

 在那灯火的照耀之下,一片全新的,由无数金色文字光点,汇聚而成,渐渐璀璨,也渐渐灵动的星云,缓缓地如星河般旋转!

 那星云,不再是如“河图洛书”般,遵循着固定的轨迹运转。

 它更像是一片,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浩瀚的心!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这些思想的精髓,化作了一颗颗最明亮的星辰,在这片心之宇宙中,绽放出足以照亮整个黑暗空间的光芒!

 拓印,在无声地进行着。

 然而,我并未就此满足。

 我分出了一缕心神,落在了眼前那份,脆弱的,随时可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的,手稿真迹之上。

 我的眉心,那属于元婴初期的灵力,微微一动。

 一粒比尘埃还要微小,却又蕴含着我最纯粹的“守护”之念的金色光点,从我的指尖,悄然浮现。

 那光点,像一粒被注入了生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