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216章 夜入梦境,帝王孤影(第2页)

 人类必须在这场试炼中,依靠自己战胜血脉中的“魔”,战胜彼此间的“恶”。他们必须学会团结,建立秩序,用道德与律法约束原始的兽性。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越来越好的世界。

 直到他们能真正成为这方天地的主人。

 原来,这才是真相。这才是天道那宏大而冷静的安排。

 我们这些“修士”,不过是旧时代注定要被扫入历史尘埃的遗物。我们的“守护”,在天道看来,或许只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干涉”。

 一种混杂着悲哀与壮丽的复杂情绪淹没了我的神魂。

 我缓缓将神识从文明星海中退出,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在虚空中化作一缕白烟,久久不散。

 我的目光再次落向映画明镜,眼神已与往日不同——少了几分仙人的俯瞰,多了几分凡人的悲悯。

 我的视线穿过层层云气,最终落在那座象征大明帝国心脏的紫禁城,落在乾清宫的深处。

 我看见了那个身影。

 崇祯皇帝朱由检。

 夜深人静,他却没有安寝。依旧披着单薄龙袍,独坐在堆积如山的奏折后。宫灯油尽,只剩一豆烛火摇曳,将他因长期劳累而苍白消瘦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

 他眼眶深陷,嘴唇干裂,眼中布满血丝,满是挥之不去的疲惫、焦虑和深深的无力。

 他拿起朱笔,想在奏折上批阅,但那支本应重如千钧的笔,此刻在他手中仿佛真有千斤重。他提笔数次,却连一个字都写不下。

 最终,他颓然弃笔,用那双因长期握笔而指节变形的手,用力揉着胀痛的太阳穴。

 他没有说话,只是用近乎绝望的空洞眼神,望着殿外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我静静看着这一幕,看着这位勤勉却刚愎,最终只能以身殉国,在煤山上留下“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悲叹的帝王。

 我那本因勘破天道而古井无波的道心,竟不受控制地泛起一丝悲悯的涟漪。

 一声极轻的叹息从我唇边溢出。

 罢了。

 虽然我已明了天道大势不可逆转,但在这艘注定沉没的大船彻底没入海底前,就让我这旧时代的“遗物”,再行一次不合时宜的“干涉”吧。

 让我以我之道,入你之梦。

 为你这孤寂的帝王路,点上最后一盏或许无用却无悔的孤灯。

 我的神念化作一缕比月光更轻柔、比星光更缥缈的青烟,穿透须弥虚空的法则之壁,穿过人间界的九霄云层,悄无声息地融入那盏在崇祯面前即将燃尽的烛火。

 乾清宫内,那豆本已微弱不堪的烛火猛地一跳!

 光芒不再是昏黄,而是化作了充满梦幻与安详的点点星光。星光将整个大殿笼罩,崇祯那早已不堪重负的眼皮缓缓合上,紧绷的心弦终于松懈。

 他趴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上,沉沉睡去。

 在他的梦中,冰冷空旷的乾清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寂静星空。

 而我那身着白衣的身影,就在这片星空的尽头,踏着星光,一步一步向他那孤独的帝影走来。

 星空下的崇祯,显得比现实中更加瘦削。龙袍宽大地挂在他肩上,仿佛承载不了那沉重的天命。他茫然地站在星海中央,眼神依旧空洞,却少了几分戒备,多了几分迷惘。

 “这里是……”他喃喃自语,声音在星空下显得格外微弱,“朕是在做梦吗?”

 我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站在不远处。星光照亮他的脸庞,那些白日里紧锁的眉头,此刻在梦中依旧未能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