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219章 天命难违,帝王孤心(第2页)

他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雕龙画凤的殿门。

黎明前,最冰冷的寒风,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御花园的槐花香气,瞬间,便灌满了他的龙袍。

他打了个寒颤。

那混沌的,几乎就要被恐惧所彻底吞噬的神智,终于,恢复了一丝清明。

他抬起头,望着殿外那片,依旧被浓得化不开的黑暗,还有那寂静的,巍峨的紫禁城。

他的目光,穿过了那层层叠叠的宫墙。

他看到了。

看到了那座,由他太祖朱元璋,亲手奠基的,承载了他朱家二百余年荣耀与梦想的,却又早已显出几分暮气的,帝国。

他伸出手,扶着那根,冰冷的,雕刻着九条五爪金龙的蟠龙金柱。他那双因长期批阅奏折,而显得有些羸弱的肩膀,在控制不住地,微微耸动着。

那白衣道人最后的话语,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又如同最慈悲的警钟,在他的耳边,一遍又一遍地,疯狂地回响着。

“大势,已不可逆……”

“善待他们吧……保全这份,比你那朱家江山,重要千百倍的火种……”

“能救者,非江山,而是人心……”

是啊。

人心……

他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那张清瘦的脸上,所有的恐惧与疯狂,都渐渐地退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彻底压垮的……

疲惫。

或许……

或许,他说的,是对的。

或许,自己真的错了。

从一开始,就错了。

自己,真的不是什么,能挽大厦于将倾的中兴之主。

自己不过是一个被命运推上了这艘,注定要沉没的大船的,可悲的船长。

放手吧。

就此放手吧。

不再去管那辽东的战事。

不再去管那西北的流寇。

不再去批阅那些,充满了党同伐异与虚伪谎言的奏折。

就听他的。

下旨,废除那早已让天下百姓,不堪重负的“三饷”。

开官仓,放赈粮。

让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子民,能多喘一口气。

让这片,早已被自己,折腾得,千疮百孔的土地,能得到一丝休养生息的机会。

然后,自己便在这座,空旷的,冰冷的宫殿之中。

静静地,等待着那,早已注定的,最终的结局的到来。

等待着那“闯”字的大旗,插上这北京的城头。

等待着那后金的铁骑,踏碎这山海关的雄关。

届时,自己便如那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一般。

褪去龙袍,素衣白马,亲捧传国玉玺,跪于那胜利者的马前。

或许,还能为这天下的苍生,换来一场,相对仁慈的杀戮。

这个念头,像一粒充满了诱惑的毒药,在他的心中,疯狂地滋生,蔓延!一股,前所未有的,近乎于“解脱”的轻松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那根,紧绷了数年,早已濒临断裂的神经,在这一刻,彻底地松懈了下来。

他那本已因决绝而挺得笔直的脊梁,也再次,缓缓地弯了下去。

他沿着那根冰冷的蟠龙金柱,缓缓地,滑坐在了地上。

他将自己的脸,深深地,埋入了双膝之间。

像一个,终于放弃了所有抵抗的,迷途的孩子。

“皇上,皇上,您怎么啦!”

……

须弥虚空之中。

我静静地看着映画明镜中,那蜷缩在殿门之前,仿佛放弃了一切的,帝王的孤影。

我的心中,没有半分喜悦。

只有,一声叹息。

我知道。

这并非是真正的“勘破”。

这只是一种,在承受了,远超自己极限的压力之后,所产生的本能的……

逃避。

果然。

当东方天际的第一缕晨曦,刺破了黑暗,化作一道金色的光线,悄无声息地,落在了那乾清宫的琉璃瓦之上时。

那光,反射出一道,刺目的,充满了皇权威严的光芒。

那光,也同样落在了那个蜷缩在地上的帝王的身影之上。也落在在旁边陪他的王承恩身上。

崇祯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那双本已因放弃而变得空洞的眼睛,在接触到那缕,象征着“新生”与“权力”的晨曦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