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红顶商人幕后天网

第171章 这里可真大!每年得生产多少布料啊!(第3页)

 

铁皮文件柜上整齐码放着半人高的账本,墙角的摇头电扇吱呀作响,送来阵阵微风。

 

墙上挂着的“季度销售冠军”锦旗,虽边缘已微微卷起,但仍彰显着曾经的荣耀。

 

“很满意,这次过来顺便把长期供货合同签了。”顾方远坐下时,藤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脑海中浮现出市纺织厂送货时布匹随意包装、边角磨损的模样。

 

又想起上海第二棉纺厂物资运输时精心的分箱装配,布匹被防潮油纸严密包裹,木箱四角还细心地钉着防震棉。

 

细节之处尽显专业与用心,二者的差距不言而喻。

 

林昌军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扶了扶眼镜,急忙拿起桌上的铁皮暖壶,给两人倒上热茶,茶叶在杯中打着旋儿。

 

“顾老板,那具体数量定多少呢?”目光紧紧盯着顾方远,满是期待。

 

“按普通布匹算,我现在每天大概消耗2万斤,一个月就是60万斤,你看合同怎么签合适?”顾方远有条不紊地说着,手指轻轻叩击桌面,像是在心中默默盘算。

 

林昌军迅速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钢笔在纸上沙沙书写。

 

“先留20万元预付款,之后每月给你发60万斤布匹,验收完你直接把钱存到我们单位账户。

 

至于颜色和布料类型,发货前一星期跟我们说就行,你看这样行不行?”

 

对于第二棉纺厂的单位账户,他也非常羡慕。

 

之前在深圳转账时,便已体会到它的便利。

 

有了这个账户,做生意无需携带大量现金四处奔波。

 

这也是国营大厂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能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的重要资本。

 

“没问题!你可以让人做合同了,钱晚些时候给你送来。关于外贸资质的事情,你们厂怎么说?还需要办什么手续吗?”

 

顾方远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下肚,却难掩眼中对外贸的炽热和渴望。

 

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

 

林昌军往后靠了靠,椅背发出轻微的吱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