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红顶商人幕后天网

第307章 可能不止是新订单

三轮车夫们显然知道外国人想看什么,径直将他们拉向万达广场。

 

当那座充满现代感的建筑映入众人眼帘时。

 

乔治猛地从车斗里坐直身子,羊绒围巾滑落肩头。

 

“那是什么?是百货大楼吗?这种全玻璃幕墙的设计,我只在伦敦牛津街见过!”

 

确实!

 

普通城市的国营百货大楼还停留在灰砖红窗的苏式风格,而万达广场的玻璃穹顶,如同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老城中心。

 

更让乔治震惊的是它的开放式设计。

 

不仅内部店铺连通,外围商铺也各自设有出入口,川流不息的人群在不同入口间穿梭,像血液在血管里循环。

 

此外,万达正门前方的小广场上,不少落单的人都在等待着预约的好友到来。

 

一些移动小贩也趁着人流量,跑来销售一些自己制作的东西。

 

这一幕即便在上海,也只有个别几个地方会出现。

 

没想到,一座名不经传的小城,竟然有如此繁华的景象。

 

“乔治,你注意到那些消费者了吗?”微风拂过,索菲亚帽檐的纱巾,露出那绝美的容颜。

 

乔治皱起眉头,仔细观察着从商场出来的顾客。

 

有人腋下夹着牛仔裤纸袋,有人手里提着印着“顾氏烘焙”的蛋糕盒.....

 

然而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之处。

 

“怎么了?这里的人穿着虽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土,但和上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值得重视吗?”

 

“不,不是穿着,”索菲亚的目光像猎手般敏锐,“你看那位刚走出服装店的女士——她脚上的皮鞋是最新款的方头样式,手里却拎着打补丁的布包。

 

还有那个小伙子,嘴里嚼着口香糖,口袋里露出半截‘红牛’饮料瓶——那是铝制饮料瓶,这种饮料我只在美国见过。”

 

乔治顺着她的指引望去,果然发现了玄机。

 

人们并非全身堆砌着高档商品,而是巧妙地将几件时髦物件与朴素衣着搭配。

 

这种“局部精致”的消费模式,比整体奢华更能体现购买力的真实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