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红顶商人幕后天网

第566章 推广热情和销售动力(第2页)

 

粗略估算.....

 

出厂价5000元的一套“电视机+特色电视柜”组合,其电视机和家具的直接生产成本加在一起,很可能都不会超过1000元人民币。

 

这绝对称得上是暴利行业!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乔治心理承受价位在五万美元以内,为什么顾方远不报个两万美元,哪怕报两万人民币也能让对方感恩戴德来,反而要主动降到区区五千人民币呢?

 

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只能说格局没有打开,还是“小家子气”了。

 

顾方远要的,不是单笔订单的极限利润,而是快速占领市场、绑定渠道、以及更长远的品牌布局。

 

一个低到让合作伙伴无法拒绝的进货价,将会激发出对方多大的推广热情和销售动力?

 

这远比一时的高利润更有价值。

 

商人逐利,这是天性。

 

如果顾方远报价两万人民币,乔治或许会看在双方多年的友情和合作关系上,帮忙进行销售。

 

 

但那份主动性和投入的热情,必然有限。

 

在他们心里,或许这只是一桩利润尚可的生意而已。

 

但是,当利润空间达到惊人的十倍、甚至几十倍时(以乔治预期的欧美售价计算),乔治和索菲亚对待这批商品的态度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巨大的利益会像最强劲的燃料,驱使他们爆发出全部的潜能。

 

就像当初推广果酱和罐头一样....

 

他们将不再是被动接单的销售商,而是会化身最积极的合伙人,主动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所有资源去进行宣传推广。

 

绞尽脑汁地让这批充满东方魅力的家具,以最快的速度铺满欧美的目标市场。

 

因为每多卖出一套,他们就能获得极其丰厚的回报!

 

一旦这个市场被成功打开,品牌知名度初步建立,形成了稳定的消费需求和销售渠道,那么以后即便顾方远不再主动提及,乔治和索菲亚也会反过来催着他下订单、扩大生产。

 

虽然单件的利润看似被顾方远“让”出去了很多,但这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自驱动的销售网络和稳定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