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帝王论道群何处问黄庭

第5章 准备

翌日。

 

泰武皇帝在武英殿召见内阁重臣。

 

“我大明两京十三省,然北京、山东、山西一京两省尚被建奴窃据,搞什么剃发易服,妄图以夷代夏,今朕已御极,自然不能再放任建奴肆虐,诸卿何以教朕?”

 

在知道本世界是遮天后,朱存梧有想过放弃江山社稷去修道,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掐灭了。不说【诸天帝王论道群】是他最大的底牌,放弃皇位说不准会被踢出群。便是他自己,也舍不得放弃主宰天下的权力。

 

如此,就只能好好打理大明,打造一个气运皇朝了。

 

“陛下,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臣以为当以徐州为主,沿着运河逐步推进,如此一来输送辎重也方便些;其次洛阳为辅,牵扯建奴北直隶的兵力。”

 

黄国公朱谊源官拜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又是皇帝的堂叔,身份显赫,自然是他最先开口。

 

“陛下,臣以为还可让陈王从榆林出兵大同,进一步牵制建奴兵力。”

 

蓝田侯、武英殿大学士朱谊淮不甘落后,抢在内阁次辅建极殿大学士王应熊之前开口。

 

王应熊无奈,与文华殿大学士陈士奇相视苦笑附议。

 

王应熊和陈士奇在崇祯十七年剿灭张献忠后投靠当今,拜为王府左右长史,昨日登基大典,二人皆封侯入阁。

 

如今内阁只有四人,两个宗室、两个文臣,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暂时空缺。

 

皇帝不顾天下非议让宗室入阁,在大明朝可谓是开先河了,其打压文臣的心思昭然若揭。

 

“既然卿等已有章法,那就按此执行吧。”皇帝对内阁的矛盾视若无睹,或者说是喜闻乐见。

 

要是朝廷重臣一团和气,他反而睡不着了。前明中后期,宪宗、孝宗、武宗、僖宗四帝死的不明不白,世宗数次遇险,里面都少不了文官集团的影子,他可不想步入后尘。

 

洪武朝三大柱石,宗室藩王、淮西勋贵和文官三足鼎立,太祖皇帝才能得心应手地掀起“四大案”,废除丞相制度。

 

靖难后,宗室逐渐就废了,新的靖难勋贵在土木堡之变后也废了,剩下的文官做大,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官集团,宗室武将任由其肆意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