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帝王论道群何处问黄庭

第11章 宗室问题(第2页)

 

话音一落,殿内其余大臣齐刷刷跪下请罪,哀嚎道,“臣等死罪!”

 

古人讲究主辱臣死,即君主受辱,臣子就应该以死效忠为君主报仇,后来渐渐变成了君主受辱,臣子就应该是死罪。

 

现在的情况是,皇帝发达了,家里的穷亲戚跑来投靠,结果皇帝却拿不出钱来安置这些亲戚,可不就是让皇帝蒙羞么?

 

而皇帝受到了如此屈辱的事情,不管怎么说,都是臣子的过错,自然要有人来背锅。

 

当然了,泰武皇帝不可能因为这个,就把朱存楠给杀了,否则也不会把他封为户部尚书、掌管朝廷的钱袋子了。

 

钱的事,朱存梧知道,还是得开源节流。对此,他早有考虑,只是一直等着合适的机会再提出来罢了。

 

“我大明开国至今已两百七十余年,天下宗室达三十万之巨,朝廷确实奉养不起了,是时候改一改制度了。”

 

朱存梧自龙椅上起身,走下御阶,在奉天殿内不断徘徊。众臣紧促呼吸,不敢发出丝毫声音,生怕打断皇帝的思路。

 

良久,皇帝重新回到御台上,才悠悠开口。

 

“自今起,亲王嫡长子为世子袭爵,其余嫡子封郡王,庶子封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袭侯爵,历代以降,降至奉国中尉,则世袭罔替,其余诸子不再封爵;镇国将军等爵,亦是嫡长子袭爵,无子爵除,历代以降,降至奉国中尉,则不再袭爵。”

 

“另外,各等爵位的年俸也改一改。亲王年俸三万石,郡王五千,国公五千,侯爵三千,伯爵一千二,镇国将军一千,辅国将军八百,奉国将军六百,镇国中尉四百,辅国中尉三百,奉国中尉二百。”

 

此话一出,引得众臣拍手叫好,皇帝这一下子直接把最大头的亲王待遇砍了一半;郡王待遇虽有提升,但是人数少了;其他将军中尉虽然表面上看待遇没变,但是人数大大限制,十成砍了九成九。

 

其实朱存梧在登基前,考虑过公侯伯等爵位也要降等袭爵的,以防止勋贵子孙后代成了混吃等死的废物,但是在知道世界真相后,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他觉得自己日后活个上千岁没问题,真要有看不惯的勋贵,直接除爵就好,没必要这个时候伤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