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收复北京
天津卫,旧称直沽、海津等。
洪武三十三年,世祖皇帝朱棣率兵从直沽出发,偷袭沧州,一路南征。待登基后,世祖爷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筑城设立卫所,称“天津卫”,“天”即天子之意,而“津”则是指渡口的意思。
随着大明迁都北京,天津卫地处天子脚下,又占据运河之利,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大城。
只是自建奴入关后,百姓南逃,加上南北漕运断绝,天津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
西宁王朱谊溪自三月皇帝登基后奉命督师北伐,从徐州出发,一路沿着运河,攻城拔寨,收复山东,如今历时数月,天气渐渐入秋,才终于看到了天津卫的城墙。
……
“殿下,建奴十万大军于城外扎营,怕是想与我军野战。”
归义伯李定国作为北伐主力军的先锋大将,早就在三日前抵达天津城外,只是当时天津有数万建奴大军,他区区一万兵马,自然不敢掠其锋芒,只能安营扎寨,静待后续部队到来。
朱谊溪对于李定国的分析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建奴领军之人是谁?”
李定国对此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答道:“今日午时又有数万奴军开到,声势浩大,而城中建奴也大张旗鼓地出城迎接,据查乃是奴酋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到了。”
“多尔衮来了?”
朱谊溪心中一惊,多尔衮自入关后一直坐镇北京,从未领兵出战。这几个月来哪怕建奴节节败退也不见其身影,不曾想如今倒是出现了。
看来建奴是想要背水一战啊!
“传本王将领,明日三更造饭,五更整军,将咱们全部的家底都拿出来,本王要一鼓作气,彻底击败建奴!”
……
翌日天明,明军整军出营,十万大军出动,旗帜遮天蔽日,甲胄金光粼粼。
……
明军速度快,建奴也没有干看着,也迅速出营列阵。
多尔衮在一堆将领的拥簇下,来到大军前方。
望着对面齐整的军阵,不由感叹道:“如此齐整的军阵,在明军身上往日难见,难怪多铎会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