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帝王论道群何处问黄庭
第36章 太学 大学 武备大学(第2页)
所以太学祭酒的位置就是个风口浪尖,要是干好了,桃李满天下,功德无量;可要是干不好,准备遗臭万年吧。
也正因为太学祭酒位置重要,所以更需要朝廷重臣来坐镇。
而什么样的重臣,能重过内阁大学士?
如今内阁大学士四人,首辅朱谊源和武英殿大学士朱谊淮乃是宗室出身,当今皇叔,身份是很贵重,可惜在士林中并没有什么名声。
真要让他俩出面主持太学事宜,岂不是找骂,天下士子正好有了反对的理由。
所以此事,只能让王应熊或者陈士奇来干。
二人沉默良久,最终陈士奇毅然起身。
“启禀陛下,太学将来必是我大明文化荟萃之地,如此学府,老臣身为文华殿大学士,舍我其谁?”
皇帝大喜,“陈卿既然毛遂自荐,那就由陈卿来督办太学吧。”
陈士奇慨然应下。
不是陈士奇比王应熊胆大,而是他突然想到他们议事的地点,乃是文华殿。
当今皇帝往常召见内阁,一般都是在武英殿,其次就是在奉先殿,偶尔才在谨身殿,文华殿反倒很少来。
今日一反常态在文华殿问政,怕不是就在这里等他毛遂自荐吧?
既然如此,与其等着皇帝点名,还不如主动请缨呢。
估计王应熊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才一直默不作声的吧?
不过,
风浪越大,鱼越贵。
陈士奇身为福建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的。
……
翌日,皇帝下诏,内阁拟旨,礼部承办,在大明五京二十一省各建立一所官办书院,上赐名曰“大学”,大学祭酒位列正四品。
计划每所大学招录三五百名秀才贡生,唤作大学生,学期四年,大学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功名,等同于举人,可跳过秋闱直接参加春闱。
大学生招录每年一科,于五月在省城统一考试,考试内容分文科、数科、历史、策论四科(相当于后世高考的语文、数学、历史和政治),成绩由四科总分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