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帝王论道群何处问黄庭
第96章 大明宝钞(第2页)
在宋元两朝,朝廷发行纸币的同时,都设有金银库,百姓可以拿纸币兑换金属货币,这就是以金银为锚点。
但是到了大明朝,朱元璋撤销了金银库,不允许兑换金属货币,空口白牙就想要拿白纸当钱使用;
这不就是拿朝廷的信誉作锚点么,问题是朝廷有这个信誉吗?
因此,哪怕大明皇帝想尽各种办法,包括给官员发放俸禄、规定交税必须用宝钞……,想要以此拉升宝钞的价值,但是官员百姓们也依旧弃之如敝履。
所以,大明宝钞自然就不值钱了。
到了嘉靖朝,皇帝坑不了外人,自然就只能坑自己人了,宗室们的年禄,至少六成都换成了分文不值的宝钞,让无数宗亲欲哭无泪。
此番朱存梧计划的货币改革,就是打算在朝廷近几年铸造发行的新钱银元已经通行天下的基础上,将纸钞的路子再捡起来。
铸造一块银元才赚几个钱,一块银元的含银量九成,朝廷才赚不到一成利,哪有发行纸币来钱快啊?
发行纸币多赚钱啊,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纯粹是印钱啊。
……
“不是宝钞,是金银铜元兑换券,可以在太府钱庄兑换出黄金银元铜钱!”
面对几位内阁重臣充满惊恐的脸色,朱存梧耐心解释着。
大明宝钞的牌子肯定是不能用了,这个名字太臭了,看看这几位内阁重臣的反应就知道了,真要用大明宝钞这个名字,朝野上下肯定会坚决抵制的。
朱存梧也不想废劲跟人较真,直接换个名字得了。
按照朱存梧初计划,设定了三种纸钞,分别是金元券、银元券、铜元券。
金元券,即金元宝兑换券,暂定面额有壹两、伍两、壹拾两、伍拾两、壹佰两、伍佰两、壹仟两;
银元券,即银元兑换券,暂定面额有壹元、伍元、壹拾元、伍拾元、壹佰元、伍佰元、壹仟元;
铜元券,即铜钱兑换券,暂定面额有壹文、伍文、壹拾文、伍拾文、壹佰文、伍佰文、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