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尸九虫(第2页)
回虫,居住在天柱窍,长一尺,一雌一雄,心上心下吸食人血,令人心痛气急,肢节烦重,面无颜色;
白虫,居住在陶道窍,长一寸,相生子孙,长至四五寸,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发动则腹痛;
肉虫,居住在神道窍,形如烂杏,好色伐精,令人烦满;
肺虫,居住在命门窍,形态似蚕,致咳嗽呕血;
胃虫,居住在龙虎窍,形如蛤蟆,窃人腹中之食,使人易于饥饿;
鬲虫,居住在玄枢窍,状若瓜瓣,令人六识昏迷,寡言嗜睡;
赤虫,居住在夹脊窍,如生虫,令人无气虚惫,眼昏耳鸣;
蜣虫,居住在尾闾窍,微小如菜虫,色黑,主皮肤瘙痒,使人多生阴邪之病。
在道家的理念中,这些寄生虫在人体内作祟,导致人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和行为,影响健康和修行。
故此,道家有斩三尸除九虫之说,斩三尸以求心神清净,除九虫为保身康体健,亦是性命双修的不二法门。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一书,除了讲述“斩三尸”和“守庚申”之外,着重描述了人体腹中的“九虫”。
《云笈七签》言,“人身并有三尸九虫。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五谷精气,是以人腹中尽有尸虫,为人之大害……身中三尸九虫种类群多。”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言,“三尸九虫,皆即消坏”;又在至理篇言,“萑芦、贯众之煞九虫,当归、芍药之止绞痛”。
在一人之下世界中,有一个三魔派,名字听着好像是个邪派,却是正儿八经的道家名门,以斩三尸除九虫为修持性命的根基法门,其理念便是斩除内阴外邪,从而得道长生。
“一绝顶两豪杰三尸魔”中的三尸魔涂君房,就是出自这一门派。
而朱存梧则是根据《西游记》中,九头虫和碧波谭龙女勾搭成奸的故事,以三魔派的法门,将自己腹中的九虫引出,分别刻印下九龙子烙印,又挪移至脊柱大龙中蕴养化龙。
此次渡劫时,九虫先得龙气滋养,后又沾染混沌之气,从而化为了龙九子,往后再以皇道龙气喂养,他日未尝不可龙子化真龙。
化龙!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