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帝王论道群何处问黄庭

第211章 翻天覆地(第2页)

 

百姓们也不是没有在天幕中见识过皇帝陛下的盖世英姿,但是那又不能当饭吃,参拜过之后,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最多也就想着皇帝陛下修道成功,能够多铲除一些贪官污吏,天下太平,让自家一家子都过上好日子。

 

最多,也就是家里出一个读书种子,能当上三老那样的官吏,自家也能够光耀门楣。

 

实在是非常朴素的愿望。

 

《管子》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用朱存梧前世的话来说,就是人的需求是分级别档次,由最低的物质需求,到最高的精神需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需要一步步得来实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有一家人填饱了肚子,好好享受到了人间富贵,才有可能再去追求修道成仙之类的。

 

毕竟穷文富武,练武都要花费巨大,更别说修仙了,百亩良田都不够供养一个轮海境修士。

 

对于这方面,朱存梧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慢慢来,潜移默化之下,一步步引导百姓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修道带来的好处,从而努力追求。

 

为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太大中小四等官方学校,基本上都是免费的,一切消耗都是由朝廷提供,这笔花销,远超百万大军的军费。

 

为此,海外蛮夷之地、其他世界的资源如潮水一般涌入大明,供给大明百姓的修仙了道之途。

 

但这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让皇帝给每个百姓发一两个丫鬟奴仆伺候着,然后将他们都当大爷一样供养起来吧?

 

真要是那样,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兵都要造反回家了。

 

不过,对于有功的将士,朱存梧还是很大方的,大笔的金银财宝、豪宅良田、蛮夷奴隶,流水一般赐下,能够修行的是士卒,待遇更好,基本上翻了十倍有余。

 

没办法,人与人之间,天生就有着天渊般的差距,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而遮天世界,更是一个靠拳头说话的地方。

 

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世界,从来都只在梦中。而在现实中,无论是仙道世界、还是普通的科技世界,这些都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