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投资计划(第2页)
在二十一世纪初,有一部分沪海人兴起移民潮,他们变卖国内的家产,只为到大洋彼岸去发财。然而,他们在大洋彼岸打拼二十年,回过头来,发现赚的钱,还不如自已当初卖出去房产所增值的零头。
这就是…抓不住国运。
命里无财。
苏信现在最想要的还是去美股上抄底。苏信上一世,他对国内股票市场的了解程度远低于国外股票市场。他对国外股票市场的妖股、牛股如数家珍,对国内反而缺乏了解。
他是亿万富翁。事实上,越有钱的人越不喜欢炒A股。
苏信曾经和国内著名股神聊过天,他就是在美股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后面开始成为投资领域的大神。
但是,如果能将自已手里的钱换到国外股市,苏信有信心在两年内将它翻上千倍甚至万倍。
因为苏信太清楚2002年会发生什么。
…
次日上午,苏信去到沪海证券交易所,他开了户,然后通过证券经理陆陆续续购买了10万股的茅台,这一度将茅台的股票价格推高到28元。
但对苏信来说,无所谓。
买了股票之后,苏信又去银行办理了所谓u盾。这将能够让他通过电脑进行交易,无需每次都打电话给经理进行运作。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的四点三十。
期间,苏信和柳诗雨通了三个电话。柳诗雨总是忍不住偷偷想念苏信,尽管她被柳虞之带着去参加重要的商业场合。
柳虞之在刻意培养柳诗雨,用她的话来说,她的钱不交给柳诗雨打理交给谁呢?
两个儿子一个搞科研,一个参军入伍。而且都和他们的爹一样,物质要求极低,对金钱毫无概念。
并且,他们都强烈建议让诗雨妹妹接手母亲的生意。
李家父子的金钱观念极其冷淡,他们都是有自已世界的人。而且,他们也不缺钱。
换做是蝇营狗苟的家族,两兄弟为了争夺家产,对簿公堂的都有。
到了李家这边,却是将钱往外面推。
最主要还是李家两个儿媳妇,两个都是本分人,都没有经商的天赋。大儿媳妇是搞科研的,学术上的成绩比儿子还要高一丢丢,平日里基本见不着人。小儿媳妇是军人,说话做事都是军人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