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八百米,85%的命中率!
听闻第一支捷克式轻机枪终于下了产线,刘科长闻讯赶来。
“不容易啊厂长!鏖战了一天,终于造出来了!”
“你看看!”林壹将捷克式轻机枪递到刘科长面前。
作为水窑厂的武器大师,刘科长修过好几次捷克式,虽然都是仿制的,但质量皆上乘,比日军的歪把子好用多了。
“咱水窑厂自已产的捷克式.....真新鲜呐!哈哈哈!”刘科长搓了搓手,兴奋道。
当他接过机枪的那一刻,脚下猛地顿了一下——这重量,这重心分布,这冷冽坚硬的金属触感,竟与他唯一一次在金陵兵工厂接触过的一挺原装进口的捷克式极为相似!
他下意识地倒吸一口气,立刻将枪横抱在胸前。
站定身形后,刘科长的检视动作干净利落,他先是轻抖枪身,听金属内部机件共鸣的“咚”声是否干净。
“果然——回音紧凑,丝毫没有杂响!”
刘科长神情微变,右手大拇指熟练得按下卡榫,打开机匣盖,“啪”得一声,机械结构如臂使指地弹开。
他凝神查看内部,供弹滑槽竟无一道毛刺,拉机钩打磨圆滑,齿面没有半点崩角,整块机匣内壁像涂了金属漆面一样光滑,反射出淡淡的冷光。
他猛然抬头,看向林壹道:“厂长,你这滑轨是怎么铣的?这都已经达到C级模具标准的工艺了吧?”
林壹点头:“是的,我不仅用铣床铣了好几遍,还在两次热处理后又精磨了一遍。”
“刘科长,什么叫C级工艺啊?”一名技工举手问道,大家都齐刷刷看向刘科长,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刘科长笑了笑,从机枪上取下机匣,放到工位上,用卡尺夹住滑轨宽度,对众人示意道:“23.98毫米,误差在两丝以内,这就是C级模具的工艺标准。”
众人微微吸了一口凉气。
刘科长继续解释道,“再具体点讲....这里的误差要控制在0.02毫米以内;表面粗糙度要做到ra1.6u以下;还有,硬度处理之后不能变形,热处理前后误差不能超过10微米,这些都是C级工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