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一挺国产捷克式ZB-53重机枪
很快,枪管做好了,他将加工好的枪管递给周洋:“装上试试,看看能不能卡稳。”
周洋取来刚才做好的机匣试了试,卡榫一扣即合,轻轻一扭,听见“咔哒”一声,声音非常清脆。
周洋点头道,“没问题!”
周洋又试了试其他技工制作的机匣和枪管,也都严丝合缝得合在了一起,声音同样很清脆!
随后,林壹走到车间角落的热处理炉前。
开始逐一加工枪机、击针、闭锁块等关键零件。
这些零部件同样与轻机枪有差别,不过相对来说差别不是很大,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生产难度不高。
三个小时后,枪机、击针等陆续完工,就只剩闭锁块。
林壹将闭锁块的半成品浸入高温炉中,用肉眼观察颜色变化,再以手中的硬度计现场测试。
林壹解释道,“闭锁块热处理到62hrC,枪机身保留在58hrC,不能一样硬,不然撞击时容易崩角。”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技工们都明白,这种区分火候和材质的本领,光靠仪器是练不出来的,只能通过不断地重复,累积经验才能判别出来。
好在大家都不是新手,在处理轻机枪时,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所以上手很快。
林壹沉声道,“还是那句话,重机枪和轻机枪不是一个逻辑。zB-26靠气体导管带动短行程活塞回转开锁,zB-53则用半自由枪机加滚柱延迟后坐。”
“所以它的闭锁块不是压片,而是两个锥滚珠,必须极其对称,承压面需做镜面抛光。”
林壹取出闭锁块,在一台精密磨床前,他将两个滚柱缓缓推进模具中,用千分尺对比直径,并讲解工艺误差允许范围不超过±0.01毫米。
打磨的过程中,林壹额头的汗水顺着眉角流下。
很快,冷却件、弹链输送器、加重型枪脚、光学瞄具接口等部件也一一在林壹手中加工出来。
各组技工看见林壹身上的汗水不断流下,同时动作中永远透着那股严谨、冷静的气质,不自觉挺直了腰杆,神情都凝重了不少,手中的活更加细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