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仿制新武器——RPD轻机枪与SG-43重机枪!(第2页)

 林壹点点头,目光凝聚在39式重机枪的结构总图上。 

 这款39式重机枪,仿制得是俄制sg-43重机枪,与新中国的57式重机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基本一致,只是林壹在某些方面做了优化而己,其他无太大的区别。 

 sg-43重机枪是一种采用7.62x54mmr大威力步枪弹、结构坚固、射速稳定、供弹连续的俄制中型通用重机枪,专为战地压制与火力持续支援设计,是俄国在二战中后期逐步取代马克沁重机枪的关键火力平台。?比¨奇\中,蚊?王! /庚′歆*罪+全! 

 相比于捷克式重机枪zB53,sg-43有着十分显著的性能优势。 

 首先,是射速更快,sg-43在理想状态下射速可达700发/分钟,相比zB53的500发射速,火力密度提升近半,在面对日军重机枪阵地与集群冲锋时,能够实现更强力的覆盖压制。 

 其次,是冷却方式更先进,sg-43采用风冷枪管设计,较之zB53的气冷结构更易于维护,战时连续射击后,也无需像水冷机枪那样依赖庞大的冷却系统,更不需要频繁更换枪管,极大地提高了连续作战能力。 

 再次,是供弹效率更高,sg-43使用250发金属弹链供弹,远超zB53使用的双排弹匣供弹形式,后者每次只能发射较短时间就需更换弹匣,而sg-43能实现长时间火力压制不中断,尤其适合阵地战、防御战、据点火力支撑等任务。 

 再者,是结构更简化,sg-43的枪机、供弹系统、击发机构均采用大块削切与冲压结构组合,零件数量更少,装配工艺更集中,较zB53维护简便、配件通用性强,适合在前线条件下快速维修。 

 此外,sg-43整体重心分布更合理,射击时后坐冲击回传更线性,射手操控更稳定,在装配三脚架射击状态下几乎无侧偏跳动,远比zB53开火时的震动与跳动更可控,极大提升命中精度。 

 最后,sg-43采用推拉式拉机柄与自动复进设计,装填流程更首观,适合新兵快速上手使用。 

 综上,sg-43重机枪己全面超越zB53,既保留了重机枪应有的火力密度,又摆脱了旧式重机枪结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