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有了它们,我们能少牺牲很多战士!(第2页)
持续射击十秒,枪身温度开始上升,但散热护套设计合理,孔位均匀排布,热气自枪管两侧向上逸散,没有焦味,也没有金属胀音。
机枪手短暂松开扳机,拉机检查——供弹顺畅、枪机完好。
旋即进入第二轮强度更大的试射。
那名战士调整好射界,略微偏向左侧目标区域,再次压下扳机,枪口猛然一震,火舌再起。·微-趣/暁*说?网_ .首,发¢
弹链顺畅滑动,弹壳不断抛出,速度极快,几乎形成一道弧形抛物线,击打在地上的帆布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这轮射击节奏更快,连续射击时间更长,着弹点依旧集中在靶面核心区域。
枪口虽有轻微跳动,但依然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射手只需略微调整肩部夹持与握把角度,便能将火力带稳定压制在目标正中。
39式轻机枪的火力密度极高,弹道稳定,持续压制能力远胜众人熟悉的轻机枪。
在十秒以上的连发中,枪管温度虽上升速度超过了第一轮试射,但仍未影响到射击性能。
散热护套有效排出了大部分热量,枪身结构也未见任何热胀迹象。枪机运转顺畅,枪托也未传来明显的灼热感。
机枪手完成一条弹链的射击后,迅速拉机、排壳、检查枪机闭锁状态,动作熟练。
如此,反复试射了好几轮,首到半个小时过去,这挺39式轻机枪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不远处,刘科长等人目光中带着难掩的兴奋和惊讶。
整场射击下来,没有一次卡壳,没有一次供弹中断。
那种持续输出的压迫感,是他们在此前任何一款轻机枪上,都未曾体会过的。
战士们将39式轻机枪轻轻放回到台面上,烟气尚未散尽,枪身仍带余温。
光线照在黑色的护套与机匣上,反射出一层钝亮的金属光泽,不耀眼,但极有力量。
邢志国激动道,“厂长,如果前几场战斗有它,我们至少能少牺牲大半战士!”
林壹暗暗点头,rpd(39式)轻机枪确实远不是这个时代的武器可比,如果以二战为界,它应该算是二战后的武器,超脱了一整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