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两军对垒——护厂队VS川崎师团(第2页)
炮手目光冷静,动作熟练,仿佛在进行一场演练过无数次的仪式。
掷弹筒则分布于各个步兵小队之间,每个班组配有一具。
掷弹兵通常侧身半蹲,托住弹筒底座,另一人迅速装填弹药,炮弹咚地一声跃入空中,打出数百米之外。?k!a^n+s!h`u~d·i/.·c¢o?m′
周围士兵动作利落,各自压低身形,配合默契,确保射界与视野畅通。
全员神情冷峻,眼神却如刀锋般锐利,仿佛早己将火力协同烙入肌肉记忆。
在编队侧翼,多挺九九式轻机枪与九二式重机枪也在逐步架设,轻机枪手前倾压枪,左手随时准备更换弹鼓,副手卧倒装填,负责观察目标与弹链供应。
重机枪则以三角架固定,位于重要地形节点后侧,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压制态势后,便继续向前推进。
每组机枪都有专门的弹药兵紧随其后,可以随时补充供弹,不留空隙。
通信兵、卫生兵、军犬、弹药车、备用火炮被有序分批安置于队列后部或侧方。
每一个人、每一支枪、每一件装备,皆是庞大战争机器中紧密的齿轮。
此刻的日军步兵,宛如一块紧绷的铁壁,以镇压一切的姿态缓缓逼近。
他们没有高喊,也没有多余的动作,所有情绪都被压缩在前进的节奏中,浓烈的压迫感随着脚步一寸寸碾压至前线,连空气都仿佛在这种整齐肃杀中凝固下来。
在川崎师团的大后方,日军火炮部队也在紧锣密鼓得准备着,数十个炮兵中队己于阵地线上快速展开。
九五式75毫米野炮列阵最前,三门一组,依地势展开成密集的火力扇面。
炮手俯身伏地,快速测距、校准角度,通高机、螺旋座、炮脚调整一气呵成。
观测兵蹲于阵前,以望远镜扫视战场远端,将口令通过短波电台传至后方指挥部与测距小组,每一个坐标都在纸图与仪器上迅速被标记,再次传回,修正炮组射角。
紧随其后,是十八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一列布设于土丘下方的工事掩体中,地面刚夯实,弹药车便开始卸载巨大的榴弹,炮兵使用专用滑轨与撬杠,将沉重的炮弹依次推入装填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