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娘,那就是我要嫁的人吗?(第2页)

“当时我们乔家太穷了,但我们穷我们认,不会抱着非分之想,也尊重你们的意见,现在我们有点家底了,你们也不该来找我们,大家相互不打搅为好,给自己留点面子吧。”

乔老太说完就板着脸,不想再多说一个字。

“就不留你们吃晚饭了,附近就有个清水镇,如果你们今天赶不回去,就在清水镇上住一晚。”乔老头下了逐客令。

都说同甘共苦,共苦才能同甘。

也不是要杜家和他们一起吃苦,只是一开始是他们主动提出女儿长大后嫁到乔家,后来看到乔家穷,就接受不了了,当场反悔,伤了他们乔家人的心。

被这样严肃地赶客,夫妻两只好窘迫难安地站起来,杜老二还要继续争取:“以前是我们的错,还请你们给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吧,等兰丫头嫁到你们家,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不会叫你们失望。”

乔老头摇头:“救下你们是费了一点力气,但当时你们家也给了谢礼,让我们家撑过了一段日子,算是报答了,互不相欠,不用再提。”

杜家人得救之后,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给他们送了三十斤大米,一两银子。

所以,杜家人不讲信用,念着那一点银粮,他们这一次来了,一开始二老也是客客气气的。

如果真的只是叙旧念恩,那也无妨,可是要把女儿嫁进来,不行。

“乔大伯,乔大娘,听说你们家风开明,相信在亲事上也尊重孙儿的意见,中不中意我家兰丫头也不能全由你们说了算。”康氏语气多了几分坚决。

“不如让你家老二来做决定。”

二老是会看看孙辈的想法,因为当时偏要把乔云妮嫁去宋家,害了她这一生,如果嫁的是秦步,日子清贫一点,也不至于受那样的苦。

甚至秦步还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把最好的给乔云妮。

经过这个教训,他们也不会完全依赖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这和杜家的事,是两码事。

杜家固然是会感恩的人,但也是言而无信的人,有小节而无大义,现在来找乔家,完全是奔着占便宜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