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华佗封侯(第2页)

 

“老朽拜谢曹公,拜谢陛下。

 

只是,老朽行医半生,所求不过救人性命,对封侯食邑并无太多执念。

 

这济世县之名,老朽深感欣慰,它时刻提醒着老朽医者的使命。

 

可这侯爵之位,荣耀虽高,却恐让老朽分心,不如去之,以义诊四方、普救含灵为务。”华佗一本正经的回道。

 

曹轩微微一怔,然后上前一步,诚恳地说道:“先生高义,世人皆知。

 

但这封侯之举,一来是天下人对先生功绩的认可,是天下人对先生仁心医术的敬仰,更是告诉天下人一个道理,那就是医者普度众生,不能以贱役视之。

 

二来,有了这侯爵身份,先生往后行医,无论是在招募助手、筹备药材,还是在各地建立医馆救助百姓,都能获得更多便利,可更好地施展您的医术,福泽更多黎民。

 

如此岂不一举两得?”

“还请神医勿要推辞,今日有我夏侯惇在,谁要是敢说一句您不配,老子定然不会放过他。”说罢,夏侯惇双眼圆睁,扫视四周,尤其是孔融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见状,华佗无奈的应道:“既然如此,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曹轩笑着把圣旨交给华佗,然后缓缓说道:“诸位,正所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不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么?

 

今日我曹轩在此保证,只要能做到这四点,不论出身,不论贫富,朝廷皆不吝封赏,定让其名垂青史!”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皆因“横渠四句”过于震撼了,短短二十字,却蕴含着吞吐天地的磅礴气势,以及对天下苍生、古今学问、千秋万代的担当与抱负。

 

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儒士挺身而出,拱手说道:“世子,杨修不才,愿以所学,投身践行,还请世子不吝赐教。”

 

“哈哈,得德祖此言,轩真是惶恐啊。”曹轩大笑着扶起杨修道。

 

对于杨修的当众投靠,曹轩还是很欣慰的,这家伙虽然有些有些桀骜不顺,但却不能否认他的才学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