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杨修投靠(第2页)
探囊而取蹋顿兮,如鸷鸟之搏雏。
降余众以百万兮,若洪涛之卷枯。
于是班师回朝兮,万姓夹道而歌。
观今之域中兮,谁能与曹公争衡?
虽周武之牧野兮,亦不过如斯而已!”杨修广袖翻飞,朗声诵道。
听罢,曹操不禁抚须大笑道:“哈哈,不错,世人皆说杨德祖素有七步成诗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你把本相比作周武王,可是有些不妥?”
“丞相恕罪,是修一时口不择言。”
“好了,此次也是难为你了,回去告诉尔父,你杨氏有你杨德祖,定会大兴。”
“修拜谢丞相。”杨修大礼拜道。
“轩儿,你虽说很少做诗赋,却该多向德祖学学这‘以笔为刃’的本事。”曹操笑着说道。
“孙儿谨遵祖父之命…”
有了这么一个小插曲,众人都感觉到了现场的气氛有些不对劲,荀攸轻抚须髯,目光在曹操与杨修之间游移,程昱攥紧衣袖,指节泛白;许褚的虎卫军甲胄相触,发出细碎的清响。
“邺城疫情刚过,不好设宴相祝,大家都先回去吧,明日来文昌殿相聚。”曹操挥了挥手道。
众人闻听此言,如蒙大赦…
回到曹府,曹操挥退左右,只把曹轩留了下来。
“你如何看待今日之事?”曹操喝了口茶缓缓问道。
曹轩垂首沉吟片刻,方才拱手回道:“孙儿以为,德祖此举虽有急智,却未免锋芒太露。”
“臭小子,少耍滑头,老夫问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杨修,老夫问的杨氏?”曹操笑骂道。
“也许是杨氏在找后路吧。”曹轩低声回道。
“哈哈,小子,若如此,那你也太小看杨氏了吧。
世人皆知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却不知弘农杨氏四世太尉。
所以说论优势累积最为深厚者,杨氏还要超过袁氏。
当年杨震拒金,留下“清白传家”的祖训,像这样一个家族,你想真的降伏其心很难,而杨修的投靠正是一个机会,你要好好把握啊。”曹操语重心长的说道。
“祖父,当初可是杨彪主动推荐他儿子过来的,若他真的心向汉室,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曹轩不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