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江东来使(第3页)
说罢,顾雍恭敬的将礼单递给了曹轩。
曹轩笑道:“多谢吴侯和诸葛先生的好意了。”
曹轩缓缓打开礼单,除了一些江东特产,另外就是一枚古玉了,上面署名为诸葛亮。
对于诸葛亮的心意,曹轩那是格外珍惜。
“一会就把那块玉佩放到我书房去,将来或许还有大用。”曹轩低声对身后的柳翁吩咐道。
“诺,世子。”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是智慧、忠诚和道德的象征,备受敬仰和推崇,曹轩也不例外。
曹操干咳一声道:“顾雍,你还有何事么?”
“回禀丞相,雍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丞相允之。”顾雍拱手拜道。
“但说无妨。”
“雍想见一面蔡娘子。”
顾雍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的吴郡顾氏,幼时拜蔡邕为师,学习诗琴书画。
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
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先生蔡邕同音,又因受到先生称赞,故取字元叹。
所以蔡昭姬其实是顾雍的小师妹。
曹操闻言,目光在顾雍脸上停留片刻,方才冷笑一声道:“亏你还记着自己是伯喈兄的弟子,当初蔡家一家蒙难的时候,你龟缩在江东,坐视不理,任由自己的先生含冤而死。
昭姬被匈奴人掳走后,生死未卜,你又做过什么?”
曹操的话如重锤击在顾雍心头,他踉跄半步,喉间溢出一声压抑的哽咽声:“雍无能之极,愧对恩师,愧对昭姬。”
“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昭姬现在过得很好,你就莫要去打扰她了。”曹操摆了摆手道。
顾雍轻叹一声道:“雍虽远在江东,却从未一日忘记恩师教诲。
得知恩师蒙冤,昭姬被掳,雍恨不得以身相替,然雍身在江东,实在分身乏术,有心无力啊。”
看到顾雍悲痛欲绝的样子,曹轩心中不忍,上前扶起顾雍叹道:“顾公,逝者已矣,你也别太自责了。”
“丞相、这些年,雍四处搜集了一些恩师生前的书画、文稿。
每次看到这些,雍都心如刀绞,只盼有朝一日能找到昭姬,将这些东西亲手交给她,也算告慰恩师在天之灵吧。
今日便拜托丞相转交给昭姬吧。”
最终曹操还是长叹一声道:“既然你有这份心意,那老夫就让你二人见一面吧。”
“多谢丞相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