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曹户曹(第2页)
当年陶使君三让徐州,百姓举火相迎;新野城破,百姓愿随我背井离乡。
他们信我刘备,我若弃之,何颜面对青史?”刘备斩钉截铁的回道。
诸葛亮羽扇一顿,忽然露出释然的笑容道:“主公宅心仁厚,亮虽忧行军迟缓,却也敬佩主公之志。
既如此,可分三路而行,令云长率水军沿汉水而下,先据夏口渡口;翼德领步卒断后,专司阻挡曹军骑兵;亮与主公亲自组织百姓,以老弱妇孺为先,青壮男子编为民壮,持农具充作防卫。”
听了此策,刘备用力握住诸葛亮的手道:“孔明总能化险为夷。
便依此计,速传令下去。”
此时糜竺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道:“主公,百姓听闻您没有先行,正在前面求见,皆说要随您同生共死。”
刘备眼眶微热,转身便往前方走去。
暮色中,数千百姓或背竹篓,或推牛车,孩童伏在父母肩头,老者拄杖而立,见刘备出来,人群中响起低低的啜泣与劝慰声。
“父老乡亲!备无德,累得诸位颠沛流离。
然曹贼暴虐,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今日南撤夏口,虽路途艰辛,却有江水天险可守。
愿随行者,备当拼尽全力护佑;不愿者,可留此地,备遣人分发粮食,助大家隐匿山林。”刘备抱拳长揖,声音哽咽的说道。
话音未落,前排一位老丈突然跪地,身后百姓纷纷效仿道:“刘使君救我等于水火,我等纵死,也要随使君同行!”
孩童的啼哭混着此起彼伏的“愿随使君”声,在渐起的夜风中织成一片声浪。
刘备连忙挨个扶起百姓,衣袍沾满尘土也不自知。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诸葛亮突然感觉到了一种恐怖,那是一种对人性极致的震撼。
眼前这个男人,妻儿被曹军所俘,生死未卜,自己也正被十万大军追击,却仍能在漫天黄沙中弯腰扶起每一个百姓,衣袍上的尘土混着泪水与泥渍,竟看不出哪一道是为家人?哪一道是为苍生?
想到这里,诸葛亮突然眼前一亮,他竟然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此次带兵的不是曹操,而是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