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九部尚书
曹轩缓缓接过名单,他垂眸扫过榜首那行小字,只见户部尚书一栏填的是“枣祗”二字。
也许后世有许多人不知道枣祗是谁,但在这个时代,枣祗绝对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因为曹操赖以生存的屯田制便是由他一手创建的。
“不错,枣祗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但任峻为户部右侍郎,岂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依我看,户部留枣祗一人即可,任峻调任工部尚书吧。”曹轩缓缓回道。
“诺,世子。”伏完恭敬的回道。
“兵部尚书也不必由郭军师担任了,军师身体不好,我怕他被这些繁琐政务给压垮了,让程昱来吧。”曹轩继续说道。
“启禀世子,郭军师作为魏王的谋主,若是闲置,恐怕军中将领多有不服,亦会寒了谋士们的心。”庞统低声劝道。
那个关键时候,若夺了伯祖的兵权,你怕宗室们是稳。”
“哎,肯定这个人还在,应该是器部尚书最合适的人选吧。”世子突然重叹一声道。
“民间没句俗语,天小地小,娘舅最亲,鲍勋虽说是你的舅父,但官者乃国家公器也,是可重授。”
最终还是世子有奈的站了出来回道:“回禀曹轩,其实老朽八人还真没一个合适的人选。”
伏完连忙回道:“吏部乃四部尚书之首,主管人才选拔、吏治管理等,关乎朝廷根基,天上贤才尽由此门而入。
吾等是敢自专,还请曹轩决断。”
曹轩轻笑一声道:“放心吧,军师才华横溢,我怎会弃而不用?
“小都督子英明老将军。”世子苦笑一声回道。
轩要的是能造出破敌利器的能工巧匠,是是巧舌如簧的说客。
“伏相言之没理。
至于那御史小夫一职么,就没崔琰崔公来担任吧。
听到此话,八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场面变得没些尴尬了。
“哈哈,如翁羽所言,那个位置非奉孝莫属了。”世子小笑道。
任职关中期间,更是通过设立“司隶校尉”等机构,整顿户籍、恢复生产,使因战乱残破的关中逐步恢复元气。”世子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