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给华佗的回信(第2页)

 

说罢曹轩便起身准备离开。

 

“夫君,且慢。”孙尚香叫住了曹轩。

 

“还有何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是蔡姐姐想见您一面。”孙尚香低声回道。

 

“可是因为董祀一事?”

 

“正是,董祀虽说和蔡姐姐情分不多,但毕竟也是夫妻,如今董祀下狱,蔡姐姐面容枯槁,我瞧着实在不忍…”

 

曹轩摆了摆手道:“此事日后莫要再提了,董祀敢私吞为先王修陵墓的钱,本是死罪,孤念在昭姬娘子的面子上,绕他不死,贬去右北平戍边已是天恩。

 

“他若是再想脱罪,那可就休怪孤不顾昭姬娘子的情面了。”

 

“我知道了,夫君。”

“善,孤知道你是识大体的。”说罢曹轩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曹轩离去的背影,孙尚香不禁有些黯然神伤。

 

她抬手抚了抚鬓边的金步摇,那是兄长孙权刚刚遣使送来的,步摇上的珍珠串子垂在颊边,凉丝丝的触感让她想起江东的梅雨…

 

到了书房,曹轩随手翻了几本奏疏,基本上都是劝进的,毫无新意。

 

曹轩烦躁的把这些奏疏扔到一旁,就在这时,一封署名“华佗”的密函赫然入目。

 

曹轩顿感好奇,没想到连华佗都学会上奏疏了。

 

他扬眉将那封竹简抽出来,见封泥上印着枚古怪的蛇形印,倒像是江湖郎中常用的记号。

 

展开来看,墨迹竟带着几分药草香,开头却写得直白:“闻魏王为劝进表烦忧,某有一方可解。”

 

“这老东西就会乱弹琴。”曹轩失笑摇头道。

 

继续看下去,曹轩的神情变得越来越严肃。

 

“建安二十三年春,邺城大疫,某曾见染疫者肌肤生红斑,咳血如桃花瓣,三日即毙。

 

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某不负魏王所托,终寻得良法。

 

此症非风寒,乃戾气入肺,用麻黄只会引邪入髓,当以青蒿捣汁,配紫菀、款冬花煎服,三剂可见效。”字迹旁还画着株歪歪扭扭的青蒿。

 

“另外某听闻魏王早有开设福利院之念,某在荆州曾见民间有‘育婴堂’,专收弃婴,以米汤喂养,虽简陋却能活十之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