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家祖是曹操轩辕浩然
第201章 借刘困吴
曹轩还未等到刘协的第三封禅让诏书,却等来了孙权的劝进表。
“顾公啊,吴王如此作为,岂不是陷孤于不忠不义之地?”
顾雍连忙拱手回道:“魏王此言差矣。
吴王此举,实则是为天下苍生计,自董卓乱政以来,中原板荡已有三十余载,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如今魏王平定北方,兴修水利,劝课农桑,百姓稍得喘息。
可汉室气数已尽,陛下久居洛阳,政令不出宫闱,这天下早就是魏王的天下了。”
说到这里,他抬眼偷瞥曹轩面色,见其眉头微蹙却未打断,便又继续说道:“吴王久据江东,素知民间疾苦。
他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并非是要逼魏王行篡逆之事,而是盼着魏王能早日正位,定鼎天下,让四海之内不再有兵戈之祸。
试想,若魏王迟迟不肯受命,刘备、刘璋等人定会借机煽风点火,称魏王有不臣之心却不敢承当,到那时流言四起,反倒让百姓疑虑丛生啊。”
“如此说来,孤倒还需要谢谢吴王呢。”曹轩意有所指的说道。
“魏王过誉了,你我两家本就是秦晋之好,待孙夫人诞下鳞子,两家便是血脉相连,荣辱也自然是一体。”
曹轩放下手中的劝进表,摆了摆手道:“告诉吴王,他的心意,孤心领了,但禅位一事关乎社稷苍生,就不用他费心了。
至于荆州长江沿线退兵一事,孤还要与众臣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多谢魏王。”
顾雍垂首应下,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色。
如今曹轩既没严词斥责劝进之举,又将荆州退兵之事留有余地,这其中的意味,足够江东上下松口气了。
有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拒绝,便是默许了。
顾雍前脚刚刚离开魏王府不久,参谋长郭嘉和兵部尚书程昱便联袂而至,二人皆是一身朝服,步履匆匆,显然是得了消息,急着来见曹轩。
“魏王,臣等听闻吴使顾雍递了劝进表?”程昱刚进殿门,便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